近日,21岁的小莉,在与家人发生激烈争吵后情绪失控,一次性服用了20余片富马酸喹硫平片及10余片苯妥英钠片。服药后数分钟,她随即出现严重头晕、嗜睡、言语含糊、全身麻木及步态不稳。

家人发现时,其处于昏睡中,情况危急。幸得家人及时拨打120,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迅速出动,予以急救,使其转危为安。

急诊科负责人李雄辉介绍,从服药到专业救援抵达的“黄金时间”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为避免类似险情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掌握正确的院前急救知识至关重要。

一、 药物过量的危害与急救的紧迫性

药物过量会引发严重中毒反应,主要危险包括:

1. 中枢神经抑制:导致嗜睡、昏迷,严重时可抑制呼吸心跳,是最常见死因。

2. 心脏毒性: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

3. 器官损伤:导致急性肝、肾功能衰竭。

因此,一旦发生,必须争分夺秒地采取行动。


(▲AI图)

二、院前急救的“黄金法则”

在拨打120后,等待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必须做的“四要”

1. 要立即呼救,清晰陈述: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拨打120时,保持冷静,清晰说明地址、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可疑过量的药物名称、估计剂量和服药时间。如果能有药瓶或说明书给急救人员看,价值极大。案例中,若能明确告知是“大量喹硫平和苯妥英钠”,将帮助急救中心预先制定抢救方案。

2. 要评估意识和呼吸: 轻轻呼唤或拍打患者双肩,判断其反应。如果患者有反应但嗜睡,要不断与其对话,尽量让其保持清醒。如果无反应,立即检查其呼吸(观察胸腹部起伏5~10秒)。无呼吸或濒死样喘息,预示心跳可能即将停止,需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

3. 要保证呼吸道通畅: 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将其置于稳定侧卧位(复苏体位)。这个姿势可以防止舌后坠或呕吐物堵塞气道,是预防窒息的最有效方法。

4. 要收集证据,陪同送医: 将可疑的药瓶、药片、呕吐物一同带往医院,为医生诊断提供最直接的证据。


(▲AI图)

(二)绝对禁止的“四不要”

1. 不要盲目催吐! 这是最常见的误区。对于已出现意识障碍、嗜睡或抽搐的患者,催吐极易导致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强酸、强碱或石油类产品中毒也禁忌催吐。是否催吐,应严格遵从120调度员或医生的指令。

2. 不要强行喂水或牛奶! 企图通过稀释胃内药物浓度来解毒的效果微乎其微,反而可能因此引发呕吐,增加窒息风险,或促进某些药物的溶解和吸收。

3. 不要盲目用药“解毒”! 在原因不明的情况下,切勿给患者服用任何其他所谓的“解毒”药物,以免引起更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加重病情。

4. 不要让患者独自一人! 必须有人全程陪护,密切观察其意识、呼吸和脉搏的变化,直到急救人员接手。

三、 关键自救策略:意识尚存时的行动

若服药后不久即感不适但神志尚清,是实施自救的宝贵时机:

1. 克服心理障碍,立即求救:这是最关键一步。毫不犹豫地告知身边人或自行拨打120,清晰说明“我药物过量了,吃了XX药,约XX片”。

2. 努力保持清醒与安全体位:尽量坐起或侧卧,用冷水拍脸、持续说话等方式对抗睡意。避免平躺,以防呼吸道阻塞。

3. 预先准备信息:将药瓶放在显眼处或写下药名剂量,为后续救援提供便利。

4. 绝对禁止自驾就医:药物会影响驾驶能力,极其危险,务必等待救护车。


(▲AI图)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负责人李雄辉主任医师提醒:生命无比珍贵,任何冲突与情绪都不应以生命为代价。

药物过量常是心理危机的极端信号,院前急救是守住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而关注心理健康、学会情绪管理与主动求助,则是预防之本。

如果您或亲友正面临困扰,请务必寻求专业心理援助(如心理危机干预热线)。记住,主动求助是强者的行为,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则是我们守护生命的坚实盾牌。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李泽湘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急诊科 李泽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