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凉。随着秋风渐起,不少人开始感到口干舌燥、皮肤干痒,这正是中医所说的“秋燥”在作祟。此时,我们的饮食也应随之调整,从夏季的消暑清热,转向秋季的滋阴润燥。

饮茶,是融入中国人骨子里的养生方式。在微凉的秋日,手捧一杯温润的茶汤,不仅能暖身,更能有效地为身体补充水分,缓解秋燥带来的种种不适。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秋季对应五脏中的“肺”,而“肺喜润恶燥”。因此,选择一些性质温和、具有滋阴生津功效的食材来泡茶,再合适不过。今天,长沙市第四医院就带大家来一起探寻几道适合秋天的暖心茶饮。

菊苣茶饮

菊苣陈皮茶

菊苣根,性寒;陈皮,性温。二者配伍,一寒一温,一清一理,相辅相成。菊苣之寒得陈皮之温而不伤脾胃,陈皮之燥得菊苣之润而不耗津液。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消食化积、清热利湿之效,特别适合长期久坐、饮食油腻、压力过大、感到腹胀不舒、情绪不畅的人群日常饮用。

【制作方法】

准备好菊苣根5-8克、陈皮1瓣、炒麦芽5克、山楂干2-3片、生姜2片。

将处理好的所有食材(菊苣根、陈皮、炒麦芽等)一同放入小砂锅或玻璃壶中;加入足量清水(800-1000ml),大火煮沸;转为小火,盖上盖子,慢煎15-20分钟;关火后,可再利用余温焖5分钟,让成分充分溶出;滤出茶汤,即可饮用。此法能最大程度地提取陈皮和菊苣根的有效成分。

【饮用禁忌】

禁忌与注意事项:

1.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2.菊苣性偏寒,因此脾胃虚寒严重者不宜单独大量饮用,务必搭配生姜以制其寒性。

3.对菊科植物(如蒲公英、洋甘菊)过敏者禁用。

4.陈皮有燥湿功效,阴虚燥咳(干咳无痰)或内有实热者应减量或避免使用。

菊花与百合茶

菊花:性微寒,味甘、苦。不仅能清热,更能平肝明目,对于秋燥引起的眼睛干涩、喉咙不适有很好的舒缓作用。其淡淡的甘苦味,正符合秋季“减辛增酸”的饮食原则。

百合:质地润泽,主入肺、心经。是公认的滋阴润肺、宁心安神的佳品。对于秋燥引起的干咳、心烦失眠尤为有益。

搭配建议:取几朵干菊花,与数片干百合一同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静待5分钟,待百合的甘甜与菊花的清香充分释放后饮用。这道茶能有效缓解呼吸道和皮肤的干燥感。

雪梨与陈皮

雪梨:生吃清六腑之热,熟食滋五脏之阴。用雪梨切块泡茶或煮水,能显著改善咽喉干痒、声音嘶哑等问题。

陈皮:性温,味苦、辛。其温和的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效,能中和雪梨的寒凉,同时帮助运化,避免滋腻。它的芳香之气还能开郁,缓解秋季的沉闷心情。

搭配建议:将新鲜雪梨带皮切块,与一小片陈皮一同放入壶中,加水煮开,再转小火慢煮10-15分钟。无需加糖,雪梨自然的清甜便足以慰藉味蕾。这道茶饮口感温润,果香怡人,尤其适合在感觉喉咙不适时饮用。

秋季饮茶的温馨小贴士

水温有度:冲泡这类花果茶时,并非所有食材都需沸水。例如菊花、枸杞用85-90℃的热水冲泡,更能保留其风味与营养。

饮用时机:下午两三点时,喝一杯温热的润燥茶,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提神解乏,是很好的选择。晚间则建议选择不含茶碱的搭配,如百合、枸杞等,以免影响睡眠。

聆听身体:养生茶饮是日常生活的点缀,关键在于坚持与适度。请倾听自己身体的反馈,选择最适合自己当下状态的那一杯。

一茶一水皆养生。在这个天凉气燥的季节里,不妨泡上一杯暖暖的润燥茶,让这份自然的甘润,为您带走秋燥,守护安康。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市第四医院 张懿 覃薛文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长沙市第四医院 张懿 覃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