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滕欣琪 武汉市第一医院

审核:胡 伟 武汉市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最近我们消化内科病房入住了好几位消化道出血患者,仔细询问病史后发现,他们的入院经历出奇地相似。这几位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长期服用镇痛药!


图1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87岁的牛奶奶因骨关节炎疼痛,常年吃双氯芬酸钠镇痛,近1周开始拉黑色大便,做胃镜发现胃里有个很大的溃疡。59岁的吴先生痛风5年了,听说长期服药会“伤肾”,就自行停用降尿酸药,每次痛风发作就吃双氯芬酸钠镇痛,结果5天前开始拉黑色的柏油样大便,胃镜检查提示胃溃疡出血。还有61岁的罗爹爹,为了治偏头痛而长期吃“头痛粉”(主要含阿司匹林、咖啡因等),同样出现了黑便,胃镜检查发现胃多发溃疡。

医生发现,这几位患者虽然症状不同,但都符合3个特征:①都在长期服用镇痛药;②都出现了黑便;③胃镜检查都提示不同程度的胃溃疡。进一步了解发现,他们吃的镇痛药都属于同一大类——非甾体抗炎药(NSAID)。

NSAID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布洛芬、吲哚美辛、美洛昔康、萘普生、尼美舒利、塞来昔布、艾瑞昔布、依托考昔等。这类药物可用于缓解头痛、牙痛、痛经、骨骼肌肉损伤疼痛及骨关节炎疼痛,部分NSAID(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也常用于感冒发热的治疗。NSAID种类繁多、疗效显著、获取方便,临床应用广泛。


图2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但NSAID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最常见的是胃肠道损伤。最新统计显示:NSAID已成为继幽门螺杆菌后,导致消化性溃疡的第二大病因。

一、胃肠道不良反应高风险人群

以下人群服用NSAID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

2.老年(>65岁)患者

3.大剂量使用NSAID者

4.联合用药者,即同时使用2种或以上NSAID,或者联用糖皮质激素或抗凝剂

5.有消化性溃疡或上消化道出血病史者

6.合并心血管疾病、肾病患者,或吸烟者

除消化道不良反应外,NSAID还可能增加心肌梗死和卒中风险,老年患者及有相关病史者应谨慎用药,务必遵医嘱使用!

二、用药注意事项

图3 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既然有这些不良反应,NSAID还能用吗?必须服用时需要注意什么?药师有以下建议:

1.急性疼痛或轻度慢性关节痛,推荐使用NSAID外用贴剂,避免口服给药的不良反应。

2.用药前应消除胃肠道损伤危险因素,如检测并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3.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合并多种危险因素或基础疾病者,用药前应咨询医生,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4.胃肠道高风险但必须使用NSAID者,建议选用对胃肠道损伤较小的品种(如塞来昔布),并联用胃肠黏膜保护剂或抑酸药。

5.避免空腹服药,建议餐后半小时服用。

6.服药后避免立即平卧,以防药物滞留胃部导致黏膜损伤。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NSAID本身具有镇痛作用,可能导致溃疡症状被掩盖,发现时损伤往往已经较为严重;并且由于镇痛效果显著,部分患者可能会产生药物依赖,却忽视了长期用药的严重不良反应。长期服用NSAID者应密切观察胃肠道症状。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停用并及时就医,以防消化道出血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非甾体消炎药相关消化道溃疡与溃疡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规范建议[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1):81-85.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