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审核:耿刚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孩子一闹肚子就吃益生菌,可总感觉没啥效果?”

“吃了一整盒益生菌还是不管用?”

“为何别人口中治疗腹泻的‘灵丹妙药’,到我手上就没有效果呢?”

大家别急着质疑益生菌没用!很可能,你精心挑选的“益生菌救援队”在抵达肠道战场前,就被悄无声息地“消灭”了——它们可能在你手中就提前“阵亡”了!

益生菌不是普通药品,它们是活的微生物“战士”。想让它们安全抵达肠道前线发挥健康作用,必须帮它们闯过三道生死关!准备好了吗?一起来守护我们珍贵的“菌菌救援队”!

第一关:守护菌菌“冬眠舱”——控温·防潮·避光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想象一下,益生菌就像一群需要冬眠的小生命。它们最怕什么?

1.高温炙烤:厨房台面、阳光直射的窗台、暖气片旁……这些地方对益生菌就是“火焰山”一般的存在。常温下,许多活菌会快速衰亡。儿童益生菌产品必须按说明书储存,绝大多数益生菌适宜储存温度为2~8℃!所以建议放在冰箱冷藏室中层,温度更稳定,但冰箱不是保险箱,不是任何位置都适合存放,放在冰箱门内侧?NO!因为开关门温度波动大。且冷藏≠冷冻!冷冻会形成冰晶刺破菌体细胞,解冻过程也造成二次伤害。

2.湿气侵袭:若放在潮湿的浴室或水槽旁,水分会破坏益生菌制剂的稳定性,导致菌群结块、失活。所以务必保持干燥!

3.强光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微生物杀手,所以务必保留原包装避光储存。

虽然部分益生菌制剂说明书建议常温,但还是不能放到日晒、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应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存放。

【通关秘籍】说明书是金标准!严格冷藏!绝不冷冻!避光防潮!

第二关:坚守温水“生命线”——40℃红线警报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许多家长习惯用热水冲调营养品,觉得这样既能“消毒”也更安心。但对益生菌来说,滚烫的热水很致命!

1.高温致命:大部分益生菌菌株在超过40~50℃的环境下会迅速死亡。所以你看到的那杯奶或水,可能已经成了“菌菌墓地”。

2.温水最佳:务必使用低于40℃的温水或凉白开冲调!家长可采用手腕内侧敏感皮肤测试法,将水滴于手腕内侧,仅当感觉温凉无烫感时才属安全温度。

3.尽快口服:冲配后需及时口服,延迟将导致活菌暴露于氧气环境而迅速衰亡。

【通关秘籍】温水护航,所有益生菌制剂接触液体时必须严格控制在40℃以下。

第三关:智闯三敌“灭活炼狱”——抗蚀·避杀·破缚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益生菌即使闯过前两关——储存与冲配,前方仍有三大强敌虎视眈眈,它们都可能让活菌“出师未捷身先死”。

1.“抗蚀”——饭后15~30分钟服用,避开胃酸:空腹时胃酸浓度极高,是强大的天然杀菌剂。所以建议益生菌在饭后15~30分钟左右服用。食物能中和部分胃酸,提高益生菌的存活率。

2.避杀——避免与抗生素同服:抗生素是益生菌的头号天敌!抗生素的目标是杀灭细菌,可它们不会分辨好坏细菌,所以益生菌也在其攻击范围内。如果孩子正在口服或静脉输注抗生素(例如青霉素类或头孢类),益生菌的服用时间必须与抗生素间隔至少2小时。若早上8点口服或输注抗生素,可在上午10点后服用益生菌。

3.破缚——避免与蒙脱石散同服:蒙脱石散是治疗腹泻的常用药,它如同强大的“磁铁”,能吸附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等。但它不分敌我!如果与益生菌同时服用或二者服用时间间隔太短,蒙脱石散会将益生菌活菌一同吸附并带出体外,导致益生菌失效。服用蒙脱石散后,需间隔至少2小时再服用益生菌。理想顺序:先空腹服蒙脱石散吸附清除病原和毒素, 间隔2小时后再服益生菌重建菌群。切勿同时服用或紧挨着服用!

特例——布拉氏酵母菌制剂(真菌型益生菌)的奥秘

布拉氏酵母菌制剂作为益生菌阵营中唯一一种独特的真菌救援队,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常见抗细菌抗生素完全免疫,可在这类抗生素扫荡肠道时无畏穿行。虽然布拉氏酵母菌拥有坚硬外壳保护,胃酸难以溶解其结构,可以在饭前服用,但依然推荐饭后服用以提升定植效率。不过布拉氏酵母菌仍有致命弱点,首先,因为他属于真菌,遭遇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时会瞬间破防,必须严格间隔2小时服用;其次,面对蒙脱石散这块“磁铁”时,它与其他益生菌同样无法逃脱,一旦接触就会被裹挟排出体外。

【终极通关秘籍】

细菌型益生菌:必须饭后15~30分钟服用!

布拉氏酵母菌:具有耐酸“盔甲”护体,饭前饭后皆可(优先推荐饭后,定植更优)。

巧避抗生素“追杀”:益生菌必须间隔抗生素2小时服用,仅布拉氏酵母菌制剂可直接同服。

严防蒙脱石散吸附:面对蒙脱石散时,所有益生菌均需间隔2小时服用。

友情提醒:益生菌虽有益,但长期自购服用,可能扰乱原生菌群平衡,需遵医嘱按疗程服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消化系疾病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24,63(10):927-960.

[2]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4):224-239.

[3]刘斐童,陆泽荣,张施琦,等.益生菌科学共识和应用指南概述[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4,36(8):985-992,封3.

[4]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舒赛男,王文建.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2023)[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4,39(1):1-15,20.

[5]牟丽莉,陈剑钊,庄梅,等.布拉氏酵母菌在治疗儿童胃肠道疾病的应用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5,41(3):428-432.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