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0岁的刘女士因“口干眼干加重1周”前往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刘劲松主任详细问诊后,根据检查结果及既往史诊断她为“干燥综合征”。

为什么秋冬换季的时候容易出现口干眼干?”风湿免疫科刘劲松主任介绍,霜降时节常因天气转干、气温骤降,通常干燥症状会明显加重,中西医结合科学应对,可以缓解干燥不适、稳住病情。

一、认识干燥综合征:不是“缺水”,是免疫“误攻击”

干燥综合征最典型表现为“口干”和“眼干”,如频繁喝水、干性食物难以下咽、眼睛干涩畏光等。

该病并非单纯“身体缺水”,而是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腺体所致。若不及时干预,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龋齿、口腔感染、肺间质病变等并发症,因此日常调护尤为重要。


(▲AI图)

二、霜降节气对干燥综合征的“双重挑战”

1. 燥邪加重:霜降节气“燥气当令”,干燥空气进一步耗伤人体津液,导致唾液、泪液分泌减少,口干、眼干加剧。

2. 寒邪侵袭:气温骤降易诱发免疫紊乱,部分患者出现关节酸痛、乏力加重,甚至因抵抗力下降引发感冒、发热或肺部感染,间接影响病情稳定。

三、中医养生:从“内调”到“外护”

1. 食疗推荐:滋阴润燥为主,温补不燥为辅

润燥生津:①蒸梨(可加少量川贝)、银耳、百合、麦冬、玉竹;②沙参麦冬茶:沙参10g、麦冬10g、玉竹10g,热水冲泡代替熬制。

滋阴补肾:枸杞、山药、黑豆,可制成枸杞山药粥、黑豆豆浆等。


(▲AI图)

温和补益:少量生姜、桂圆、红枣(每日3-5颗),但需控制量,避免助燥。

温馨提示:注意需避开辛辣(辣椒、花椒)、油炸(炸鸡、油条)、过咸过甜等食物,这些食物会进一步耗伤津液,加重口干。

2. 穴位按摩:按揉三穴,缓解局部不适

①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凹陷处,用指腹轻轻按揉,每次1-2分钟,每天2次,可改善鼻腔干燥、缓解口干;

②太溪穴:位于脚踝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按揉时稍用力,每次2分钟,能滋阴补肾,减轻眼干、腰膝酸软,改善手脚冰凉;

③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中点处,按揉可疏风润燥,缓解口腔黏膜不适,力度轻柔,每次1分钟,左右交替。

3. 起居情志:早睡养阴,避免悲秋

①早睡早起,晚上十点半前入睡,避免熬夜,不要赖床;室内使用加湿器,湿度控制在50%-60%。

②情绪宜静,避免“悲秋”。每日进行20-30分钟温和运动(如散步、八段锦),或听轻松音乐,保持心情舒畅。


(▲AI图)

四、规范治疗,对症养护

1. 规范用药:坚持医嘱,不擅自停药或调整。

2. 对症防护:

①口腔护理:早晚刷牙(软毛牙刷),饭后温水漱口,定期检查牙齿。

②眼部护理:避免长时间看屏幕,每30分钟休息5分钟;外出佩戴防风镜。

③防寒防感:及时添衣,注意关节、颈部保暖;少去人群密集处,勤洗手,必要时接种流感疫苗。

④定期复查:遵医嘱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AI图)

专家提醒

风湿免疫科刘劲松副主任医师提醒:霜降养生,重在“润燥、防寒、稳免疫”。霜降虽寒,但只要干燥综合征患者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养生调护,就能平稳度过秋冬换季,减少病情波动,提高生活质量。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郭静秋 郑燕姣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