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正是晚稻收获的季节。今年的一季晚稻生产中,少数农户没有抢在连续阴雨天气前收割,导致穗上发芽和倒伏,增加了收割成本,降低稻谷产量。为保证晚稻颗粒归仓,防止发生倒伏和穗上芽,笔者建议:
1.做好收割前水分管理。晚稻灌浆结实期间,采用干干湿湿的水分管理,收割前7天断水。既不能因为干旱影响灌浆结实,又不能因田泥稀软影响机械收割。特别是对出现倒伏的田块,应马上排干田水,防止底层茎、叶沤坏和谷粒发芽,同时喷施广谱杀菌剂和氨基酸水溶肥、芸苔素、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2.把握收割时机。不建议农户在水稻蜡熟期后喷施穗萌抑制剂,以防止发生穗上芽,该方法费用较高且效果一般。大面积水稻栽培在预防穗上芽和倒伏的措施上,主要是把握好收割时机。在晚稻成熟度达90%时,根据天气预报决定收割时间。若后期天气晴好,可以延迟几天收割;如有连续阴雨,就要抢晴收割。
3.低茬收割。尽量选择全喂入式收割机实行低茬收割,用打捆机将稻草打捆回收处理。既可提高水稻生产收益,又有利于消灭二化螟、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越冬的基础。未进行低茬收割的稻田,还可采用稻茬处理机械进行收割后处理,不仅能给冬种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还可降低病虫越冬基数。
4.实行稻田轮作。一季晚稻收获后种植油菜,发展稻油轮作是减轻病虫为害、改良土壤和提高稻田生产效益的高效生产模式。也可在晚稻收获前7~10天,播种紫云英等绿肥,在晚稻收获后及时开十字沟和围沟,确保清沟沥水,促进绿肥快速生长。
来源: 科普湖南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科普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