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先生(化名)拿着精液常规的报告纳闷:“精子数量、活力都达标,咋老婆还是怀不上?”
刘冬娥教授:精液常规就像“精子基础体检”,只能看出“表面健康”,如果还存在一些“隐形问题”,比如精子的形态、精子顶体酶含量、精子DNA的完整性、生殖系统是否有炎症等,才是让好孕卡壳、让胚胎留不住的关键。
比如精子顶体酶活性不够:可以理解成精子“穿透卵子的钥匙”坏了。就算精子数量够、跑得也快,但钥匙打不开卵子的“大门”,照样没法结合受孕。30岁的李先生(化名)就是个例子,备孕1年没动静,男方精液常规全正常,最后查顶体酶活性,才发现只有正常水平的一半,最后通过试管助孕成功。
还有精子DNA碎片率高:就像精子里的“遗传密码”断了,就算和卵子结合,胚胎也可能“先天不足”,要么怀不上,要么容易早期流产。精子里的“遗传密码”(DNA)若断裂(碎片率高),即便精子数量、活力正常,结合卵子形成的胚胎也会“先天发育缺陷”,就像“坏了内核的种子”,早期容易停止发育或流产。
大量研究表明不育男性的精子DNA碎片明显高于正常生育能力的男性。一般来说正常男性的精子DNA碎片不高于15%,这一数值超过30%可能会削弱男性的生育能力。并且有研究表明男性高DNA碎片与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有关。
除了精子自身的“隐性毛病”,生殖系统的“小故障”也会悄悄拖后腿。比如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这些看不见的“小虫子”会附着在精子上,拖着精子“跑不动”,还可能引发女方输卵管炎症,让精卵连相遇的机会都没有——可这些问题,得靠专门的“支原体培养”“精液白细胞检测”才能发现。
还有前列腺炎、附睾炎,会让精液里的白细胞增多,悄悄“伤害”精子活力,哪怕精液常规看着正常,受孕概率也会大打折扣。
更易被忽略的是抗精子抗体阳性——男性身体把自己的精子当成“异物”攻击,被攻击的精子即便侥幸和卵子结合,也会影响胚胎着床的稳定性,增加流产风险。这种情况隐蔽性极强,只有做“抗精子抗体检测”才能揪出来。
其实备孕就像拆“好孕盲盒”,如果精液常规正常却总没好消息,或是反复流产找不到女方原因,别总盯着一方查。不妨让男士做一次更全面的男性生育力评估:看看精子的“钥匙”(顶体酶)好不好用、“内核”(DNA碎片率)完不完整、有没有被“小虫子”(支原体衣原体)缠上,再排查下生殖系统有没有炎症——这些检查不是“多此一举”,而是帮你把“隐形坑”一个个填上。
别让“看似正常”的精液报告,耽误了本该到来的小生命。毕竟,不管是“怀上”还是“留住”,都需要一颗“内外兼修”的好精子。多一步精准排查,或许就能让好孕少走很多弯路。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乔木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乔木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