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香山心肺复苏生命支持会议纪实之三

编者按: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湖北省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委员会承办,《医学参考报》心肺复苏学专刊及全科医学与精准健康传播专刊支持的【国继教】心肺复苏生存环理论与实践新质导师培训班,同期开展“科创中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先导技术培训班。由王立祥、魏捷、宋维、米玉红、李静、李文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席,邀约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刘希华、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李宁、全球急诊联盟主席,欧洲急诊医学会前任主席Bellou、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委刘中民、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华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沈波等莅临大会并致辞,会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含青委)、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委员会全体成员(含专家库专家)、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中心成员(含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医教研中心)及国内外心肺复苏领域专家学者共计300余人,于2025年10月15日-17日在武汉盛大召开。本次北京香山心肺复苏生命支持会议,被中国科学重要学术会议指南收录,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以《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为基础,以《2018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共识》为基准,以《中国心脏猝死防治救体系建设蓝皮书(2022)》为基调,以《《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之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临床操作指南》为基点,瞄准心脏骤停这一人类大敌,透过心脏骤停全生命周期,实现心肺复苏生命支持,呈现了中国式心肺复苏“科创中国”50先导技术腹部提压心肺复苏。


·第七届北京香山心肺复苏生命支持会议上呈现“科创中国”50先导技术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创新技术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active abdominal compression-decompression CPR [AACD-CPR])是源于临床上针对心脏骤停实施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禁忌证的限制而产生,且在实施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过程中约30%~80%并发肋骨或胸骨骨折,骨软骨交界分离导致肺、胸膜及心脏损伤,从而限制了对传统胸外按压技术的实施,影响了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由此探索出“胸路不通走腹路”的新途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应运而生。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脏骤停患者,通过对腹部进行提拉与按压改变胸腹内外压力,发挥“腹泵”机制,进而建立人工循环与呼吸并重的心肺复苏之术。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与传统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方法有着共通之处,即通过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履行起死回生的使命,在世界救命神器家族中唯一的中国造,荣登2020“科创中国”50先导技术榜单。

1. 用“肚子”救命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适应证:

一是可以对胸廓不完整(胸肋骨骨折等)的心脏骤停患者实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而弥补了以往胸外按压不能对胸部创伤患者行心肺复苏的缺陷。

二是对可进行胸外按压的胸廓完整性心脏骤停患者实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协同救治,达到了胸腹联合心肺复苏的最大化效应。

三是可以驱动胸腹之间的人体主要呼吸肌——膈肌完成体外腹式人工呼吸效应。禁忌证为:腹部外伤、腹主动脉瘤、膈肌破裂、腹腔器官出血、腹腔巨大肿物。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所使用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针对成人患者设计,不适用于(婴幼儿、儿童及体重小于40 kg,大于150 kg的患者等)。

2. 用“肚子”救命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采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LW-1000)吸附于心脏骤停患者中上腹部,以100次/min的频率连续交替对腹部实施向上提拉(提拉拉力10~30 kg)和向下按压(按压压力40~50 kg),达到同步建立人工循环和通气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

3. 用“肚子”救命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的应用:

开通气道(airway,A):通常采用仰头抬颏法,对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患者采用托颌法打开气道,同时清除病人口腔、鼻腔内的上呼吸道异物;运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吸附于心搏骤停患者中上腹部,连续3-5次快速向内向上按压(40-50 kg),产生海姆立克效应,实现畅通上下呼吸道。

人工呼吸(breathing,B):人工口对口呼吸时,捏住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气,急救者用口把患者的口完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3-5次,每次吹气应持续1s以上,确保通气时可见胸廓起伏。运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吸附于心搏骤停患者中上腹部,连续进行均慢速3-5次腹部提压人工呼吸,每次提压时间≥1秒,往复进行腹部提压(上提10-30kg下压40-50kg)产生膈肌上下移动,实现体外腹式人工呼吸,尤适用于不宜进行人工呼吸的心脏骤停患者。

人工循环(circulation,C):⑴ 胸外按压时须快速、有力,按压频率100~120次/min,按压深度成人5-6cm,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按压与放松比大致相等,尽量避免胸外按压中断。在建立人工气道前,成人单人心肺复苏或双人心肺复苏,按压/通气比都为 30:2,建立高级气道(如气管插管)以后,按压与通气可能不同步,通气频率为10次/min;⑵运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吸附于心搏骤停患者中上腹部;以100次/min的速率进行腹部提压,提拉力度10~30kg,按压力度 40~50kg,产生腹内压与胸腔压力变化的心泵、肺泵效应,实现人工循环与呼吸;⑶欲进行体外电除颤准备前,适时启动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包括减少胸外按压中断时间,切实保障实现循环和呼吸并举的高质量心肺复苏。


·第七届北京香山心肺复苏生命支持会议呈现“科创中国”50先导技术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创新技术培训


(作者:王立祥、魏捷、宋维、米玉红、李静、李文)

来源: 人民日报健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