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骨骼杀手”,我国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患者,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30%。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骨关节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李宝军带您全面了解这种“静悄悄的流行病”,用科学方法守护骨骼健康。

一、你的骨头在“变脆”吗?

骨骼就像人体的“承重墙”,由皮质骨和松质骨构成,其中松质骨如同海绵结构,是骨量储存的“主力军”。当骨量流失到一定程度,骨骼微结构破坏,就像被虫蛀的木头,轻微外力就可能断裂。

二、三类人群需重点防护

1.绝经后女性:骨流失的“高危期”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骤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流失速度是男性的2-3倍。

2.中老年男性:不可忽视的“隐形风险”

70岁后男性雄激素水平下降,加上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骨质疏松风险逐渐接近女性。男性髋部骨折后死亡率高于女性,主要与就诊延迟、合并基础疾病有关。

3.不良生活习惯者:骨量“小偷”就在身边

久坐族:办公室工作者每日活动量不足2000步,骨骼缺乏应力刺激;

美白达人:过度防晒导致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吸收;

咖啡爱好者:每日咖啡因超500mg(约5杯咖啡)会增加钙流失;

减肥人群:过度节食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影响骨胶原合成。

三、“吃动养”护骨黄金法则

1.吃够“骨营养”:打造骨骼“加油站”,骨骼喜欢的“营养”主要有钙和维生素D。

钙从哪里来?牛奶、酸奶、奶酪是补钙“王牌”,每天喝300-500ml牛奶,相当于给骨骼“存”了不少钙。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如菠菜、油菜)、小鱼干、芝麻也是补钙好帮手。

维生素D有啥用?它就像“钙的搬运工”,能帮着把吃进去的钙送到骨骼里。每天晒10-15分钟太阳(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最佳),皮肤就能合成维生素D。如果晒太阳少,也可以通过吃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三文鱼、沙丁鱼)、蛋黄来补充。

另外,要少吃高盐、高糖、高咖啡因的食物,比如咸菜、奶茶、浓咖啡,这些会影响钙的吸收,长期大量吃,对骨骼健康不利。

2.科学“动起来”:给骨骼“加压力”

负重运动:快走、慢跑、爬楼梯;

原理:重力刺激使骨骼产生微小形变,促进成骨细胞活性;

禁忌动作:避免过度弯腰、负重搬运、剧烈跳跃。

3.避开“伤骨坑”:远离骨量“破坏者”

吸烟:尼古丁抑制成骨细胞活性,每天吸20支烟骨密度降低2%-6%;

酗酒:酒精影响钙吸收,每周饮酒超14杯增加骨折风险;

高盐饮食:钠排泄增加钙流失,每日盐摄入控制在5g以内;

碳酸饮料:磷酸可能干扰钙磷代谢,建议每周不超过2次。

四、骨密度检测:给骨骼“做体检”

检测方法: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

定期检查:建议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像做B超一样简单,能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的苗头。

五、科学防治:别等骨折才干预

1.基础措施:从生活方式入手

每天保障20分钟日照;

饮食中增加钙和蛋白质摄入;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2.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抗骨吸收药物;促骨形成药物;钙剂和维生素D等。

3.跌倒预防:骨折的“第一道防线”

家居环境:中老年人在家中要做好防滑措施,比如在浴室铺防滑垫,走路时放慢脚步,避免摔倒。

骨骼健康关乎一生的生活质量,预防骨质疏松永远比治疗更重要。世界骨质疏松日提醒您:从今天开始,通过“吃好、动好、监测好”,为骨骼“充值”,让骨骼一直保持“钢筋铁骨”的状态!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骨关节运动医学科 彭一川 毛旖旎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彭一川 毛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