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健康体重,强骨健身”的主题,揭开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真相:骨骼健康和体重管理竟藏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少人以为骨质疏松只是“缺钙”或“老了才会得”,却不知体重过轻或过胖,都可能让骨头悄悄变“脆”。

骨骼就像身体的“承重墙”,而体重正是维持其强度的天然“压力刺激”:

体重过低时,骨骼缺少足够的压力刺激,骨量积累不足,就像没打牢的地基,容易坍塌;

可体重超过BMI30kg/m²的肥胖人群,骨折风险反而比正常人高1.7倍,尤其是“苹果型身材”的腹型肥胖者,内脏脂肪多、肌肉量少,骨头更易受伤。

这是因为脂肪过多会打乱骨代谢平衡,让破骨细胞“加班”啃食骨骼,而成骨细胞却“消极怠工”。

骨质疏松被称为“静默的窃贼”,它并非无迹可寻,身体发出这些信号,骨头已在报警!

1.身高缩水超3厘米:椎体被压垮导致驼背,每缩短2毫米可能就藏着一次椎体微骨折;

2.莫名腰背痛:久坐久站后加重,活动后稍缓,多是骨量流失引发的骨骼隐痛;

3.轻轻一碰就骨折:打喷嚏肋骨折、跌倒手腕折,都是骨骼强度不足的典型信号;

4.指甲变脆、牙齿松动:钙和胶原蛋白流失不仅伤骨,还会让指甲易断、牙槽骨萎缩。

三步养出“钢筋骨”,体重管理是关键

守护骨骼不用等老了才开始,从体重管理入手,配合科学养护,各年龄段都能见效。

第一步:吃对营养,给骨头“添原料”

1.钙是砖石:成人每天需1000mg钙,50岁以上增至1200mg。每天1杯牛奶+1块豆腐+1把深绿蔬菜(如西兰花),轻松补够量;

2.维D是搬运工:没有它,吃再多钙也难吸收。每天上午10点晒20分钟太阳(暴露手臂和面部),或吃点三文鱼、蛋黄辅助补充;

3.蛋白是钢筋:肌肉越壮,骨骼越稳。每天吃够1.0-1.2g/kg体重的蛋白,比如60kg成年人每天吃1个鸡蛋+2两瘦肉。

第二步:科学运动,让骨头“练起来”

骨骼遵循“用进废退”原则,适度压力能刺激骨量增长。

1.负重运动:快走是最佳选择,每周4-5次,每次30分钟,步伐稍快至微喘即可,避免跳跃等高强度动作;

2.抗阻训练:坐着抬腿、扶椅深蹲(臀部下降不超30厘米),每周2-3次,练出肌肉保护骨骼;

3.平衡训练:单腿站立、太极拳能防跌倒,减少骨折风险,尤其适合老年人。

第三步:定期筛查,早干预早安心

50岁以上人群每年查一次骨密度(DXA扫描),绝经后女性、60岁以上男性更要重点监测。若已确诊骨质疏松,别担心,通过“达标治疗”提升骨密度,配合终身管理,能显著降低骨折风险。

骨骼的健康守护,不是“孤军奋战”

健康体重是它坚实的“铠甲”,为骨骼抵御外力冲击;均衡营养是它持续的“能量源”,为骨骼输送生长所需;科学运动则是它专属的“锻造师”,让骨骼愈发强健坚韧。

从今日起,愿我们都能管理好体重、搭配好膳食、坚持科学运动,让健康的骨骼成为人生每一段旅程的“稳固基石”,陪我们稳稳走过岁岁年年。


株洲市三三一医院代谢内分泌科,衷心祝愿每个人都能拥有强健骨骼,享受品质生活!若您在骨骼健康方面有任何疑问或需求,欢迎随时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贴心的服务。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株洲市三三一医院 郭斐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株洲市三三一医院 郭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