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重症医学科,我们关注着心跳、呼吸、血压等每一项惊天动地的数据,但同样也严阵以待地处理着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患者的大便后护理。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清洁步骤。但对于ICU里生命垂危、无法自理的病人来说,这却是一场需要多名护士协作、关乎生命安危的“精细操作”。
患者老钱(化名),因严重创伤术后住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重症医学科,身上插满了维持生命的管道,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病床上。由于抗生素的使用和肠道功能紊乱,他出现了严重的腹泻。
这天监控警报响起,护士小林发现老钱大便了。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更换床单。小林立刻呼叫另一名护士共同处理。她们不仅迅速为老钱进行了彻底的清理,还发现其骶尾部(尾巴骨处的皮肤)已经因为粪便的浸渍和持续的压迫,出现了一小块不祥的红斑——这是压疮(也称褥疮)的早期标志!
一次未能及时或正确处理的大便,就可能让患者的皮肤被腐蚀、溃烂,形成深可见骨的压疮,引发难以控制的感染,甚至成为夺走生命的导火索。正是这次细致入微的护理,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危机。
为什么ICU如此重视“大便后护理”?在ICU,大便护理的目标远不止于“擦干净”,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治疗措施,核心目的有三个:
1. 守护皮肤:预防“压疮”这个沉默的杀手。 危重病人血液循环差,身体局部长期受压极易缺血坏死,形成压疮。粪便中的消化酶和细菌对皮肤有极强的腐蚀性,潮湿的环境更会加速皮肤破损。因此,及时清除刺激物、保持皮肤绝对干爽是黄金准则。
2. 阻断感染:守护“生命通道”,ICU患者抵抗力极低,皮肤一旦出现破口,粪便中的细菌就会趁虚而入,引发致命的血流感染或局部感染。对于像老钱这样有中心静脉导管(CVC)的患者,任何部位的感染都可能导致细菌顺着导管进入血液,引发凶险的败血症。
3. 维护尊严:给予患者最基础的尊重。即使处于昏迷或镇静状态,患者依然是一个有尊严的人。及时清洁身体、更换干净的床单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他们的不适感,维护其身体尊严,这也是一切医疗活动的基石。
ICU是如何进行这项“精细操作”的?——这绝非一人之力所能及,它体现着ICU护理的专业与团队协作:
1. 团队协作(至少2名护士):一人专注于稳定患者身体和保护各类管路;另一人负责快速、彻底地清洁。
2. 标准流程:
(1)温水清洗:首选流动的温水彻底冲洗,比单纯用纸擦拭更干净、刺激更小。
(2)轻柔蘸干:用柔软的棉布轻轻蘸干水分,尤其是皮肤褶皱处,避免摩擦。
(3)屏障保护:均匀涂抹皮肤保护膏(如氧化锌软膏),在皮肤和潜在刺激物之间形成一道“物理屏障”。
3. 全面评估:清洁的同时,护士会像“侦探”一样仔细检查整个臀部和背部区域的皮肤颜色、温度、完整性,绝不放过任何一丝压疮的迹象。
4. 更换床单位:确保所有被污染的床单、中单全部更换,为患者提供一个清洁、干燥、舒适的环境。
在ICU,真正的英雄主义不仅体现在力挽狂澜的抢救中,也蕴含在这些日复一日、看似琐碎却至关重要的基础护理里。
一次大便的护理,是一次对皮肤的保护,一场对感染的预防,更是一份对生命的尊重。它无声地告诉我们,医学的温度,恰恰就体现在这些最基础、最细微的关怀之中。
重症医学科团队正是用这样的专业、耐心和敬畏,守护着患者生命的每一个角落,为他们渡过难关奠定坚实的基石。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重症医学科 高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