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人造地球卫星建立了人类与太空的连接。目前人类利用太空的方式,主要就是通过通信、导航、遥感等各类人造卫星,利用空间环境和资源,为人类社会提供各项服务。

图:人造地球卫星建立了人类与太空的连接(图片受版权保护)
自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能力全面提升。
通信卫星方面:我国从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至今,通信卫星实现了从实用到商用、从固定业务到移动业务、从窄带业务到宽带业务、从单星系统到星座网络的跨越,通信速率、容量、支持终端数量实现了万倍量级的提升,满足电视广播、远程教育及医疗、宽带通信等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同时,我国东方红系列通信平台快速发展,从东方红一号到五号,枝繁叶茂,不断壮大。
导航卫星方面:20世纪后期,我国开始探索建设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北斗系统突破了新型导航信号、星间链路、高性能星载原子钟等核心技术,实现了卫星核心器部件100%自主可控,服务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北斗系统在全球一半以上国家和地区推广使用。

图:北斗三号服务全球(图片受版权保护)
遥感卫星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以资源、海洋、环境减灾、风云等为代表的遥感卫星系列,并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对地成像分辨率最高优于0.5米,观测手段覆盖可见光、红外、激光、高光谱、合成孔径雷达等,应用于农业、林业、海洋、国土、环保、气象等领域。截止2024年,我国在轨稳定运行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超过200颗,仅公益民用可见光卫星就可实现2米分辨率数据对全国陆地国土的季度覆盖。通过遥感卫星,我们既能感受世界的温度,也能看到这个世界的微妙变化。
来源: 国防电子信息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国防电子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