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气温变化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逐渐增多。

除了流感、肺炎支原体等常见病原体外,一些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患者开始增多。

近期,长沙泰和医院检验科就陆续检测出多例RSV阳性样本。

10月9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浙江省疾控中心研究员蒋健敏在会上介绍,国庆中秋假期结束,旅游返程后需重点关注三类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最近,有不少媒体报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提前,多地医院儿科门诊,出现了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数增多情况。

呼吸道合胞病毒到底是个啥?感染了它要不要紧?怎么预防?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

一、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病毒。它有两大特点:

杀伤力强:几乎所有儿童在2岁前都感染过呼吸道合胞病毒。它是导致小婴儿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因;也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婴儿期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还可能会增加长大后出现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概率。

传染力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传染性,约为流感的2.5倍。它主要通过接触、飞沫传播。患者面对面打个喷嚏,跟你握个手,你就有可能被传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通常是自限性病程,大多1~2周自愈,少数持续1个月左右。但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家里有小宝宝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是5岁以下儿童肺炎、细支气管炎住院治疗,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哪些人是易感人群?

1、婴幼儿

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他们的免疫系统还不完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头号目标”。

相关研究显示,小儿出生后第1年感染率为68.8%,第2年为82.6%,是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在婴幼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常引起细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肺炎。

2、老年人

≥65岁的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减弱,也容易受到病毒侵袭。

3、免疫功能低下者

比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哮喘、支气管扩张、肾炎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后可能诱发基础疾病急性加重。

4、孕妇及围产期女性

孕期感染RSV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产后也可能将病毒传给新生儿。

三、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8天,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

婴幼儿:感染后,常常会出现鼻塞、流鼻涕、咳嗽、发热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患儿的睡眠和生活。

严重时,患儿会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甚至发绀,还可能导致脑炎、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有的宝宝会表现出呼吸急促、呼吸费力,吃奶时也会变得困难,精神状态不佳,总是哭闹或者萎靡不振。

儿童及成年人: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和成人,呼吸道合胞病毒就相对友好一些,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等。

四、怎么检查是否感染RSV?

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高危人群,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RSV检测,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对症治疗。目前长沙泰和医院检验科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两种:

RSV IgM抗体检测:快速便捷,采样后60分钟左右可出结果,适合急诊、门诊快速筛查;

RSV 核酸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即使病毒载量较低也能准确检出,适合确诊性检测。但检测时间相对较长(当日14:00前采样,18:00出结果),适合症状不典型或抗原检测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的患者。

温馨提示:两种检测均需采集呼吸道样本(如鼻咽拭子),采样时可能会有轻微不适感(如鼻腔酸胀),请配合医护人员操作,确保采样规范,提高检测准确性。

五、如何预防?

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多采取对症治疗。但只要做好日常防护,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措施,来预防RSV:

1.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季,应避免前往人多拥挤场所,尤其是尽量不带婴幼儿去人员密集区域。

2.勤洗手戴口罩

合胞病毒可在手和污染物上存活数小时。勤洗手、戴口罩,是预防传播的重要措施。不要对着人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护住。

3.提高免疫力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进行锻炼,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此外,要注意避免暴露于烟草和其他烟雾。

4.接种疫苗及药物预防(特定人群)

目前能应用的疫苗只适合于65岁以上的老人。在流行季节到来前或流行期间,1岁以下婴儿和有基础疾病的高危儿童家长可咨询当地专业医生,视具体情况接种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RSV单抗)注射液。

六、出现这些情况及时就医

注意啦!以下情况要及时就医,如果发热持续时间超过72个小时或体温超过40℃,频繁咳嗽以致影响正常生活,或出现胸痛、喘憋、咯血、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精神差、频繁呕吐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诊!同时,家庭成员之间应注意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泰和医院 检验科 李晓阳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长沙泰和医院 检验科 李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