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初,法国著名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实验发现,中子“炮弹”打进铀原子核时,铀原子核立刻就被打破分裂成两块,并放出比化学能要大几百万倍的能量来。由于这种能是从原子核里面放出来的能量,一般就把它叫做原子能,实质上应该叫它为“核能”。

1952年10月31日,美国爆炸了第一顆氢弹。苏联、英国和法国也相继于 1953 年、1957年和1968年分别制成了氢弹。中国在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能够制造各种核武器的国家之一。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两弹一星”事业为我国和平利用核能与核技术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图片受版权保护)

作为武器的原子弹和氢弹终究是要被消灭的。核能在和平建设中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如发电、供暖、供汽、制氢、海水淡化等。核电是人类探寻新兴能源开发的必然选择,不排放烟尘、二氧化硫,更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同样是1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水电厂需要的燃料每天都要40节的火车运送,而核电厂所需要的燃料一年只需要一辆重卡车即可。


图:水电厂与核电厂所需要燃料对比(图片受版权保护)

秦山核电基地是目前我国国内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装机最大的核电基地,从1991年到2022年4月已累计安全发电6300多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近6亿砘,植树造林约390多个西湖景区。

华龙一号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安全达到国际上三代核电同等水平,研发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是中国核电机组发展的主力堆型,是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核技术是以核性质、核反应、核辐射、核效应和核谱学为科学基础,以反应堆、加速器、同位素辐射探测器等为技术工具,开展实际应用的现代高新技术。核技术应用主要指非动力民用核技术,也称同位素及辐射技术。

我国一直致力于和平利用核技术这一发展主题,经过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发展,核技术已在工业、农业、医疗、环保、公共安全的领域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经济社会发展面貌。

来源: 国防电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