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健康指标——“远视储备”。它就像孩子视力银行里的一笔“固定存款”,深刻影响着未来的视觉质量。理解并守护好它,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

一、 什么是“远视储备”?
简单来说,远视储备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生理性远视。
新生儿眼球较小,眼轴较短,光线会聚焦在视网膜后方,形成远视。这种与年龄相匹配的、适度的远视度数,就是“远视储备”。
我们可以将它视为一个“视力账户”:孩子出生时,账户里有一笔定额“存款”。随着身体发育,眼轴变长,这笔存款会被缓慢消耗。当眼轴长度达到理想状态,光线精准聚焦在视网膜上时,即为“正视化”,远视储备归零。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
关键在于消耗速度。 如果因不良因素导致眼轴增长过快,远视储备被过早耗尽,孩子就很可能发展为近视。
二、 如何查询“存款”余额?
常规的视力表检查,无法评估远视储备的多少。
想知道真实“余额”,需要进行专业的 “散瞳验光” (睫状肌麻痹验光)。儿童眼睛调节力强,散瞳后能放松眼部肌肉,测出准确的屈光状态,从而评估远视储备量。
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朱丽娜院长提出:“定期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是科学监测远视储备消耗速度、评估近视发生风险的有效方法。”
三、 警惕这些“透支”行为
以下习惯会加速远视储备的消耗:
持续近距离用眼: 长时间读书、写字、使用电子产品,使眼部肌肉持续紧张,推动眼轴变长。
户外活动不足: 户外自然光线能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这是一种能延缓眼轴增长的“保护剂”。缺乏日间户外活动是重要风险因素。
不良用眼环境: 在过暗或过亮光线下学习,阅读姿势不正确等,都会加重眼睛负担。
睡眠不足与营养不均: 睡眠和全面营养是眼部健康发育的基础保障。
四、 如何守护视力财富?
守护远视储备,需“开源”与“节流”并举:
保证户外活动(开源): 力争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阴天亦然。这是较简单、有效的保护方式。
控制近距离用眼(节流): 遵守“20-20-20”法则(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看20英尺外物体20秒),减少非必要的电子屏幕使用。
培养良好习惯(节流): 保持正确读写姿势,确保环境光照充足、柔和。
定期眼健康检查(监控): 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动态跟踪远视储备变化。
来源: 爱尔眼科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