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华夏院长表示:“提升公众对眼病的科学认知,是构建全面眼健康防线的重要基石。”以白内障为例,许多人仍抱有“这是老年病”的固有观念,这恰恰是常见的认知误区之一。事实上,白内障可能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几个关于白内障的常见误解。


误解一: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白内障

虽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主要类型,但白内障的成因复杂多样。除了年龄,以下因素均可导致其发生:

先天与外伤因素:部分婴儿可能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眼部外伤也可能直接引发创伤性白内障

疾病与药物因素:高度近视糖尿病葡萄膜炎等眼病或全身性疾病,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都可能并发白内障。

环境与生活因素:长期暴露于强烈紫外线、吸烟、酗酒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因此,保护眼睛应成为所有人的终身课题。

误解二:白内障要熟透了才能手术

这是一个非常陈旧且可能带来风险的观点。过去的手术方式要求白内障成熟,但现代显微白内障手术(如超声乳化吸除术)已非常先进。等待白内障过“熟”,不仅长期影响生活,还可能引发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手术难度与风险。当视力下降影响到日常生活时,经专业医生评估后即可考虑手术。

误解三:药物能够治好白内障

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有公认的、能够通过药物使已形成的白内障“消除”或“逆转”的方法。某些药物可能对延缓早期进展有轻微辅助作用,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手术是帮助患者改善视觉质量的可靠方式。

误解四:手术后视力可以一劳永逸

白内障手术通过置换人工晶状体来改善视力,效果显著。但术后视觉质量同样依赖于眼底、视神经等组织的健康。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后发障”(后囊膜混浊),这并非复发,可通过激光治疗妥善处理。

误解五:手术很痛苦,过程很漫长

现代白内障手术多在表面麻醉下进行,创伤小,过程基本无痛。多数患者术后第二天视力即有显著提升,但视觉稳定需要一定时间,并需遵医嘱进行复查和护理。

科学认识是有效防治的关键步骤。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有助于早发现、早干预,用科学的态度守护光明。

来源: 爱尔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