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作为兼具消化与内分泌功能的“双重器官”,其损伤往往悄无声息,一旦发展为坏死性胰腺炎,死亡率可高达30%,必须引起大众高度警惕。
误区拆解:极端饮食如何伤害胰腺?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蒲群旺主任介绍,很多人认为“低脂=健康”,却忽略了胰腺的正常生理需求。长期单一饮食属于典型的极端节食模式,会从多个维度损伤胰腺。
1.分泌节律紊乱:胰腺依赖规律进食信号调节胰液分泌,长期缺乏均衡营养刺激,胰液易在导管内积存,导致压力升高甚至酶原异常激活,为急性炎症埋下隐患。
2.营养失衡风险:过度限制脂肪摄入会减少胆汁分泌,间接增加胆结石和胰管梗阻概率;而蛋白质摄入不足则会削弱胰腺自我修复能力。
3.代谢波动刺激:极端节食常伴随血糖剧烈起伏,饿时血糖骤降、恢复饮食后血糖飙升,这种波动会迫使胰腺β细胞过度工作,加速细胞衰老。
需要明确的是,胰腺坏死的直接诱因虽多与胆石症、酗酒、高脂血症相关,但长期极端饮食导致的代谢紊乱和胰腺功能弱化,会显著增加疾病发作风险。

(▲AI图)
胰腺外科医生为您总结五条护胰指南
一、饮食均衡:拒绝极端,给胰腺“适度工作”
胰腺并非“越闲越好”,而是需要规律且均衡的刺激。日常饮食应遵循“低脂、优质蛋白、复合碳水”原则:
1.脂肪选择上,用橄榄油、鱼油等健康脂肪替代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每周吃2次三文鱼、秋刀鱼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有助于减轻胰腺炎症反应。
2.蛋白质摄入要充足,优先选择鸡胸肉、鱼肉、豆类等优质蛋白,为胰腺修复提供原料。
3.碳水化合物以全谷物、杂豆为主,避免白面包、甜饮料等简单碳水,减少血糖波动对胰腺的刺激。
二、规避高危因素:守住护胰“红线”
1.彻底戒酒:酒精会直接损伤胰腺细胞DNA,还会导致胰管阻塞,任何剂量的酒精摄入都存在潜在伤害风险。

(▲AI图)
2.控制血脂:当甘油三酯高于5.6mmol/L时,胰腺炎风险显著升高;超过11.3mmol/L时,风险可达普通人的5倍以上,需通过饮食和药物严格控制。
3.治疗胆道疾病:胆石症是胰腺坏死的常见诱因,胆结石阻塞胆胰共同通道会引发胰液反流,必须及时干预。
三、养成良好进食习惯:细节决定胰腺负担
1.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保持七八分饱,防止胰腺短时间内过量分泌消化酶。
2.摒弃“饥一顿饱一顿”的模式,尤其避免极端节食后突然摄入高热量食物,这种反差易直接诱发急性胰腺炎。
四、主动筛查:高危人群别忽视
45岁以上、有胰腺炎家族史、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胰腺超声和血淀粉酶检查,早发现潜在问题。此外,控制好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病,也是保护胰腺的重要环节。

(▲AI图)
五、识别信号:出现这些症状立即就医
胰腺疾病早期症状隐匿,但出现持续性上腹痛(可向腰背部放射)、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表现时,需警惕急性胰腺炎,应立即前往医院急诊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发展为胰腺坏死。
护胰的核心是“顺应生理”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蒲群旺主任提醒,临床上不少胰腺坏死的案例警示我们,健康从不是极端选择的食物。保护胰腺无需昂贵的保健品,只需遵循“均衡营养、规律进食、远离烟酒、控制基础病”的基本原则。科学饮食才是守护胰腺健康的根本之道。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普通外科 唐罗曼 田娟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唐罗曼 田娟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