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工信厅公示了2025年湖南省产业集群竞赛胜出名单,常宁牛仔服饰产业集群上榜。这是继水口山铜铅锌产业集群之后,常宁成功创建的第二个省级产业集群,标志着我市“一主一特、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抢抓机遇、夯实根基
2017年,常宁市依托扎实的纺织产业基础,主动抢抓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启动建设牛仔服饰全产业链项目。2018年起,该集群连续被纳入湖南省“100个重大产业项目”、首批“制造强省”重点项目,并作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标杆项目打造,持续获得省级政策与资源倾斜。2020年,产业基地入选省“十四五”规划中四大纺织服装特色园区;2021年,又被列为省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对象,政策叠加效应不断释放,产业根基日益坚实。
栽桐引凤、串珠成链
近年来,常宁高标准建设牛仔服饰产业基地,科学布局“服饰生产园+环保设施园”两大功能板块。服饰生产园位于许广高速常宁出口,集研发设计、织布、服饰生产、文化展示、市场交易、外贸出口、物流等功能于一体,凭借优越的区位和完善的配套,成功吸引天锦纺织、米思阳服装、杰阳贸易等一批产业链关键企业落户,逐步形成以基地为核心、“一核多点”的纵向发展格局。目前,集群已集聚企业426家,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增强。
环保设施园则引入中信环境等国际领先环保企业,集成建设印染、洗水、工业给水、污水处理和热电联产等设施,创新构建“能源共享+产业协同”新模式。园区采用MBR等先进水处理技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超90%,热电联产实现余热发电、渣料制砖,在降本增效的同时,走出一条绿色、集约、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路径。
注重科创、抢滩占先
常宁牛仔服饰产业集群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从“制造”向“智造”升级、从“跟班”向“领班”转变。集群企业先后与天津工业大学等15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聘请了行业高级专家30余人,年研发投入增幅超过20%,科研人员占比达6.95%。目前,集群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家,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3项,累计获授权发明专利83项,建成省级针织技术研究所、高性能石墨烯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纺织服装检测试验中心等高能级平台。
在品牌建设方面,集群企业注册商标从最初的35个增至126个,涌现出“莱恩雷迪”“米思阳”等一批知名品牌;尚珂伊针纺公司产品获央视《大国工匠》栏目专题推介,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此次常宁牛仔服饰产业集群成功跻身省级竞赛胜出名单,不仅是对我市产业转型与集群培育成果的肯定,更为打造“世界牛仔衣仓”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常宁将持续推进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力争到2027年实现集群企业超700家,产值突破375亿元,推动牛仔服饰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
来源: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科普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