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引擎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正为制造业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身处转型浪潮中的制造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应如何应对?

在华锐精密副总经理、机械设计高级工程师高江雄看来,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改进,更重要的是在数字生态中寻找生存发展空间。

两个月完成全流程开发

在制造业迈向高端化与智能化的进程中,硬质合金数控刀具被誉为“工业的牙齿”,其性能直接决定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能源装备等关键领域的制造水平。

走进华锐精密工具系统智能工厂,机械臂灵活舞动,AGV物流车有序穿梭,刀具部件在流水线上被精准加工打磨。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先进的“黑灯工厂”几乎不见工人的身影,数字化车间正源源不断释放生产力。

“随着行业发展和客户对产品要求的提高,推进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已成为必然选择。”高江雄表示。近年来,华锐精密持续投入数字化工厂建设与改造,系统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等全生命周期环节。

以华锐精密工具系统智能工厂为例,该产线融合先进的MES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产品100%在线监测并支持二维码全程溯源,成为国内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领先的精密工具智能车间。

然而,单纯引进设备远不能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高端装备制造涉及原材料采购、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多个环节,核心在于解决系统性建设难题。”高江雄说。

以数控刀具生产流程为例,传统模式需耗时半年至一年。通过数字赋能与算力大模型进行仿真模拟,企业如今仅用两个月即可完成全流程。AI、大模型、数字孪生等技术,已从生产辅助角色升级为决策核心,重塑了“智造”新模式。

数据驱动构建制造新生态

制造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成果,是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与发展引擎。数据不仅推动资源优化配置,更重构制造模式与生态,全面提升制造业的质量与效率。

面对全球规模超300亿美元的刀具市场,国产刀具企业如何突围并迈向中高端?华锐精密的答案是:以数据驱动构建全新的制造模式与生态。

近年来,企业积极推动AI与业务、管理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产品开发与生产制造全流程。

华锐精密近期推出的“智加”工业软件,被高江雄比喻为机床的“智能驾驶系统”。通过加装高精度传感器与AI算法,依托强大数据库对机床进行智能优化,实现切削全程监控与动态感知,成功提升加工效率10%—15%。

对企业而言,这种以数据为核心的模式不仅带来工艺环节的全面提升,更驱动设计、采购、仓储、生产等多业务场景的服务创新,增强全产业链效率。

“一米宽,万米深。”华锐精密的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启示是:在专业领域保持专注、持续深耕,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 株洲日报 株洲市工信局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