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生态系统如同一首宏大而精妙的交响曲,在这曲自然之歌中,鸟类以其灵动的身姿、多彩的羽衣和悦耳的啼鸣,成为了最为引人注目的音符之一。科普守护绿色家园。泉州市科协携手泉州市观鸟学会开设“鸟瞰科学”专题科普栏目,不定期发布鸟类科普知识,择优展播学生征文及绘画作品,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教育,关注鸟类保护与研究,共同维护生态平衡。这里有精心绘制的鸟类绘画,以艺术的笔触勾勒出它们的美丽轮廓;有高清逼真的鸟类图片,展现它们在林间飞翔、觅食、嬉戏的瞬间,诠释生命的活力与灵动。让我们走进充满奇妙与惊喜的鸟类世界,探索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独特价值。
普通翠鸟 摄影作者:陈文森
普通翠鸟 摄影作者:黄宝桐
征文鉴赏 ·
《爱鸟护鸟保生态 齐心协力护自然——我与鸟儿的故事》
2024年丰泽区征文、绘画大赛
作者:许铭怡
泉州市第九中学 高二
/ 指导老师 戴蓉菁/
鸟类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野生动物之一。人类作为与鸟类共享地球村的成员,也担任着保护生态环境、为自己及鸟类等动物维护家园的重要责任。
居住于城市的我,虽然未曾见过很多种类的鸟,但却拥有几段与鸟儿的故事,其中有一件至今仍令我记忆犹新……七岁那年的春节,吃过早饭的我和弟弟两人率先打开大门,准备用我俩期待已久的放烟花环节点亮新年的第一个早晨,正当弟弟准备跑向房檐下的一块空地等待我帮他点燃烟花时,那片空地上的一团乌黑的“东西”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连忙叫住弟弟,以防他踩到那个"黑团子",我俩蹲在那个"黑团子"旁边凑近一看,是一只小鸟!弟弟立马跑进屋子把妈妈带出来,妈妈告诉我们,这是燕子的雏鸟,应该是从燕巢里不小心掉落下来的,一时还处于晕眩状态、闭着眼睛。
我俩看着这“天上来物”出了神,妈妈看我们对这只身上毛绒绒的、翅膀乌黑、下腹洁白,还长着一张黑褐色小嘴的小鸟十分感兴趣,便给我们科普了燕子知识,我们聚精会神地听妈妈娓娓道来:“燕子每到冬季便会从寒冷的北方迁徙到较温暖的南方,还会在房顶、电线杆等人工建筑物上筑巢,人们认为家燕来家筑巢会给家庭带来好运,家燕的到来也被南方人看作是春天到来的标志……”
我突然抬头发现走廊天花板角落有一个燕子的巢,我不禁感到燕子筑巢工艺的巧夺天工,正当我脑海中还在想象燕子筑巢过程时,小雏燕的叫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原来是小雏燕苏醒了,现在正焦急地张着透着黄色的小嘴发出微弱的叫声,应该是对这个陌生的环境感到害怕了,刚刚一直在围观的爸爸拿来一块柔软的小方布,小心翼翼地将小燕子用布捧起,然后踩着木梯子将小雏燕送回了它温馨的小家。不一会儿,燕子妈妈叼着几只黑色毛毛虫回来了,小燕子们纷纷从巢中探出头来,张开小嘴叽叽喳喳地叫着,都争着想吃上一口新鲜的"食物",我们看着燕子妈妈喂食的过程,也感受到了鸟类的亲情……
鸟类对于人类来说具有多重意义,它们为人类作出了不可计量的贡献,一对啄木鸟可以保护十几亩森林免受害虫的侵扰,帮助树木茁壮成长;一只猫头鹰一年能消灭四害之一的老鼠500只;一只山齿鹑每天可从农田中吃掉高达15000个的杂草种子;同时鸟类多样性也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基因库,以助物种研究和新药开发;此外,许多鸟类还具有观赏价值,丰富了景区的风景线、促进旅游业发展……
鸟类在生物圈中的意义如此之大,可却有一些贪婪的人对鸟类实施肆意捕抓、残忍杀害的"酷刑",企图通过鸟类来获得财富,这种行为打破了生物链、使鸟类数量大大减少,甚至使有些鸟类濒临灭绝……除此之外,树木的过度砍伐、不合理用地及全球变暖导致的湿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遭到的种种破坏也使得鸟类的栖息地正在不断减少,人与鸟类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保护鸟类不仅关乎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更关乎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携起手来,坚持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针,共绘亮丽图景,共创美好未来!
《守护鸟类家园》
2024年丰泽区征文、绘画大赛

佛法僧目翠鸟科
小型攀禽,头部至后颈为金属翠绿色,耳覆羽棕色,眼下有 1 条白色横纹延伸至耳后;背部、翅膀为暗翠蓝色,翅膀带浅蓝斑点,背部中央有一条蓝色带纹,腹部至颏部为橙红色;虹膜暗褐色,喙黑色,基部红色;脚短而细,呈红色,脚趾为 “并趾型”。
高度依赖淡水水体及周边植被,核心栖息地为流速较缓的河流、湖泊、池塘、水库、稻田及红树林边缘的浅水区。
普通翠鸟是广布性鸟类,全球分布范围涵盖欧洲、亚洲、非洲北部,在中国分布极为广泛:除青藏高原腹地、西北极端干旱区外,几乎遍布中国各省。无明显季节性迁徙行为,仅在北方寒冷地区(如东北)会因冬季水体结冰、食物减少,出现短距离南迁(至黄河流域以南),南方种群多为留鸟。
肉食性鸟类,以小型水生生物为绝对主食,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次要食物包括水生昆虫、虾类、螺类及小型蛙类。
在泉州为常驻留鸟,分布区域涵盖全市所有有淡水水体的环境,包括:泉州湾河口湿地的淡水支流(如洛阳江上游)、城市公园的人工湖(如东湖公园、西湖公园)、郊区的稻田、池塘、水库(如山美水库)及红树林边缘的浅水区(如蟳埔红树林),是各县市区常见的鸟类。
来源: 福建省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