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来石狮“过中秋”!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泉州观鸟圈最亮的“明星”莫过于彩鹮——10月5日,一对彩鹮到访石狮湿地公园,并且停留至今。“曾经绝迹”的彩鹮近年来在中国境内多点现身,其五年五次现身泉州,成为泉州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重要标志。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在石狮湿地公园“过中秋”(杨思盾/图)
“彩鹮来了!来了一对!”10月5日中午,泉州市观鸟学会理事杨思盾在石狮湿地公园记录到彩鹮,在微信群发布的图片引发鸟友关注。彩鹮远观黢黑,实则为栗紫色,特别是在阳光下会反射出独特的金属光泽,呈现出泛蓝、栗红、浅青等渐变效果,如彩虹般绚丽,也被称为“彩虹鸟”“喜祥鸟”。5日至今,不少鸟友前往石狮湿地公园拍摄记录,每天都有新图片分享,完美诠释彩鹮“五彩斑斓的黑”。

彩鹮展翅(杨思盾/图)
作为朱鹮的“近亲”,彩鹮的知名度虽不及朱鹮,但在鸟圈地位不低。2000年,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曾一度宣布彩鹮在我国绝迹,直到2009年中国境内才逐渐重现它们的踪迹。2021年1月,彩鹮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因在中国极为少见,也被称为“鸟类大熊猫”。


资料图片:2021年,彩鹮首次现身泉州(茅罗平/图)
令人欣喜的是,2021年至今,彩鹮五年五次现身泉州——
彩鹮首次“打卡”泉州,也是在石狮湿地公园。2021年8月,石狮湿地公园首次记录到一只彩鹮,这是该物种在闽南地区首次发现,成为泉州鸟类名录中的第314种鸟类。次年5月7日,晋江市池店镇田洋村记录到一只彩鹮,是晋江的“首次发现”。2024年3月27日,晋江九十九溪记录到7只彩鹮“同框”,成为福建有记录以来彩鹮出现数量最多的一次。2024年5月24日,6只彩鹮出现在惠安辋川。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一对彩鹮到访石狮湿地公园,与石狮人共度中秋佳节,为节日增添了祥瑞寓意。

(杨思盾/图)
“从‘迷鸟’到‘旅鸟’,泉州已成为彩鹮重要的旅居地之一。”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委员会主任委员、泉州市观鸟学会会长吴轲朝表示,从观测记录情况看,彩鹮首次造访泉州属于“迷鸟”,后四次来访在春季或秋季,虽不在本地繁殖或越冬,但符合“旅鸟”特征,体现出泉州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石狮湿地公园两次记录到彩鹮,表明现有藕塘、沼泽能够满足珍稀鸟类的栖息要求,应更加重视彩鹮及其栖息地保护,严厉打击乱捕滥猎等违法行为。”吴轲朝强调说。

(杨思盾/图)
另悉,国家林草局、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等17部门于今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为期三年的专项行动,重点包括保护鸟类活动、专项打击行动和鸟类保护宣传教育三项任务。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泉州湾,每年秋冬季有数以万计的鸟类在此迁徙越冬。又到候鸟迁徙季,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护飞”,迎接更多的“老友重逢”“新客来访”!
来源: 泉州市观鸟学会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