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屋顶的太阳能板效率可能已经“落伍”了!2024年全球光伏技术迎来“效率爆发年”:硅基电池效率突破27%,钙钛矿/硅叠层电池效率飙到34.6%,有机电池也首次跨过20%大关。我国科研团队在《Front. Energy》发表的最新研究,详细盘点了这场“效率竞赛”的成绩单,揭示了n型硅基技术如何逆袭、钙钛矿如何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关键密码。

硅基电池:n型技术“秒杀”传统产品,TOPCon产量一年翻3倍

“以前太阳能板像‘老年机’,现在n型技术就是‘智能手机’。”行业专家这样比喻。2024年,以TOPCon为代表的n型硅基电池产量从2023年的110GW飙升至350GW,直接把传统PERC电池挤下宝座(产量跌破100GW)。这背后是效率的“硬碰硬”:隆基通过异质结背接触(HBC)技术,让电池效率达到27.3%,晶科的SHJ电池更是突破27.08%,相当于一块1平方米的板子能多发0.3度电。

最惊艳的是TOPCon电池的“性价比逆袭”。通过激光增强接触和局部钝化技术,企业把电池填充因子(FF)做到84.83%,就像考试时不仅难题正确率高,简单题也几乎不失分。不过它也有“小烦恼”——紫外光会让初期功率损失10%-16%,但户外使用中又能慢慢恢复,专家笑称“像手机新电池需要激活”。

钙钛矿电池:单结效率追平硅基,叠层电池成“效率王者”

如果说硅基电池是“稳健派”,钙钛矿就是太阳能界的“黑马”。2024年我国科学家用自组装材料(SAMs)给钙钛矿“修界面”,单结电池效率冲到26.7%,和硅基电池几乎打平!更厉害的是“叠层组合拳”:钙钛矿/硅叠层电池效率达34.6%,相当于给太阳能板装了“双层捕光网”,阳光中的可见光和红外光“一个都跑不掉”。

不过钙钛矿还是个“娇宝宝”。虽然实验室效率惊人,但大面积组件(>700cm²)效率只有22.46%,而且铅泄漏和长期稳定性仍是“老大难”。就像网红美食,好看好吃但量产容易“翻车”,科学家正在用双位点配位配体给它“加防腐剂”,争取2025年模块成本降到0.1美元/瓦。

有机电池:柔性薄膜能“贴”在屋顶,效率突破20%

有机太阳能电池则走“文艺清新路线”。2024年浙江大学用特殊空穴传输层材料,让实验室电池效率突破20.2%,苏州大学的15.64cm²迷你模块效率也有16.7%。这种电池薄得像塑料膜,能贴在弯曲的屋顶或汽车上,功率重量比达1.9W/g,相当于“一张A4纸大小的电池能给手机充3次电”。

但有机电池目前还是“小众玩家”。非富勒烯受体材料效率偏低,规模化生产时膜均匀性控制难,就像烤饼干总烤不好边缘,还得靠计算流体力学来“精准控温”。

2025年买太阳能板该怎么选?

普通家庭最关心的还是“值不值”。专家建议:现在装光伏选TOPCon或SHJ电池,效率高还成熟;如果等两年,钙钛矿/硅叠层电池可能成为新宠,但要留意企业的质保承诺。对于企业来说,隆基的HBC、晶科的SHJ,还有钙钛矿的“界面钝化秘籍”,将是未来竞争的“胜负手”。

来源: FIE能源前沿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