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驻训、城市巷战等任务中,装备隐蔽性直接关乎作战成败。传统伪装罩衣短板明显:固定迷彩仅适配单一环境,从丛林到荒漠便成“显眼目标”;面对近红外夜视仪、热红外成像仪等设备更是“无所遁形”。我国研发的多波段自适应装备罩衣,正以“随境应变”的能力,为装备与单兵织就战场“隐形屏障”。

一、多波段伪装:看得见的“智慧”

多波段装备罩衣突破传统单波段防护局限,实现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三重覆盖,精准应对不同侦察手段:

可见光伪装:采用双稳态温敏变色织物,可在丛林-荒漠、荒漠-城市、城市-岸滩等两两稳态切换,变色后色差≤5个△ELAB单位,人眼与光学侦察仪均难辨其与环境差异;

近红外伪装:近红外反射匹配度K值>5,与植被反射特性高度一致,能“混”入植被背景,规避敌方夜视仪探测;

热红外伪装:通过低发射率涂层与微温控结构,日周期内80%时间与环境热辐射温差<5K,避免装备因散热或降温在热成像仪上“显形”。

二、实战性能:耐造又轻便

罩衣贴合野外需求,实用性拉满:

轻便易操作:每平方米仅200克,折叠后如普通背包大,单兵30秒覆盖单兵装备、1分钟固定小型装备;

低反光防暴露:表面光泽度<5.0,正午强光或探照灯下无刺眼反光,杜绝“反光露踪”;

耐造不掉色:耐干湿摩擦色牢度达4级(应对丛林刮擦、泥泞),日晒色牢度3~4级(强光暴晒300小时色变微小);

易清洁维护:支持清水冲洗,适配野外条件。

三、全场景适配:从单兵到重装备

罩衣应用范围广泛:

单兵装备:覆盖头盔、战术背心,助力战士“融入环境”;

小型装备:适配通信电台、便携式雷达,避免野外暴露;

大型装备:可定制尺寸覆盖装甲车辆、野战帐篷,甚至岸滩导弹发射架,实现“大装备隐身”。无论是日常训练还是实战机动,均能提供全天候、全地形保护。

从固定迷彩到多波段自适应,多波段装备罩衣标志着我国军事伪装技术迈入全维度防护新阶段。它无需复杂操作却能应对多样环境,不用厚重材质却能抵御恶劣条件,用硬核科技为战场装备与战士,筑起一道看不见的安全屏障。


作者:李敏 南通大学

责编:刘丹

来源: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