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翼状胬肉?

益阳市中心医院专家介绍,翼状胬肉(pterygium)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指眼球表面结膜组织因长期受到刺激而发生变性、增生,并逐渐向角膜方向生长的赘生物。因其形状似昆虫翅膀而得名,俗称“攀睛”或“胬肉攀睛”,多基于睑裂斑发展形成。

翼状胬肉的属性

1、不是肿瘤

属于良性增生组织,无癌变风险。

2、不是白内障

发生于眼球表面,与晶状体混浊无关。

发病原因

主要相关因素包括:

长期紫外线照射;

风沙、粉尘等环境刺激;

慢性炎症反复发作;

户外工作者(如农民、渔民)高发。

临床表现

1、症状特点

多双眼发病,常见于鼻侧。

早期可无症状或仅有异物感,若侵犯至角膜瞳孔区,可能引起散光或视力下降。

增生严重时可能限制眼球运动。

2、临床分型

进行性:头部隆起、浸润,可见Stocker线,体部充血肥厚,持续生长。

静止性:头部平坦,体部非薄,长期稳定。

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

适用于早期、静止期患者。

以预防为主:减少刺激,控制炎症,延缓进展。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侵犯角膜影响视力或导致严重散光。

影响外观或反复发炎、异物感明显。

生长迅速,有遮挡瞳孔风险。

主流术式: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

预防措施

1.户外活动时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

2.多风沙、粉尘环境中佩戴密封防护镜;

3.避免揉眼,保持眼部湿润与清洁;

4.均衡饮食,增强抵抗力。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刘美婵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益阳市中心医院 刘美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