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以偏概全,存在误导。

并不是所有结核患者都会传染他人,结核病是否具有传染性,主要取决于病变部位和细菌在体内的情况。

只有当结核分枝杆菌存在于呼吸道,并能随咳嗽、说话等排出到空气中时(痰涂片或痰培养阳性),才可能传染他人。研究显示,痰涂片阳性患者传染给周围人的可能性大约是痰涂片阴性患者的2.15倍,如果肺部出现空洞,传染可能性也会增加到平常患者的约1.9倍。[1]

但也要看到,并不是每一个肺结核患者都会大量传播病菌。如果呼吸道内细菌负荷很低,或患者并没有频繁、持续地咳嗽,实际传染风险就很有限;更关键的是,传染性会随着治疗迅速下降。研究表明,在接受有效抗结核治疗后的数周内,大多数患者的传染力就能明显减弱,远早于病灶完全愈合的时间。[2]这也是为什么及时规范治疗,不仅能帮助患者自身康复,也能最大程度保护家人和周围人群。

此外,肺外结核(如淋巴结结核、骨结核、肾结核等)一般不经呼吸道传播,几乎没有传染性。[2]

因此,并不是所有结核患者都会将病毒传染他人,传染性强弱与是否痰涂片阳性、是否存在肺空洞以及是否接受治疗密切相关。科学认识这一点,既能避免社会对患者的过度恐慌,也能提醒公众关注早诊、规范治疗,真正切断传播链。

参考资料:

[1]Melsew YA, Doan TN, Gambhir M, et al. Risk factors for infectiousness of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pidemiolInfect. 2018;146(3):345-353.

[2]Turner RD, Chiu C, Churchyard GJ, et al. Tuberculosis Infectiousness andHost Susceptibility. J Infect Dis. 2017;216(suppl_6):S636-S643.



作者: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

审核:李柏村 研究员 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来源: 科学辟谣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