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38.5℃要去医院吗?”“退烧药会和抗癌药冲突吗?”肿瘤患者居家发热时,家属常慌乱。其实发热原因多样,关键是科学判断与护理。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一科傅剑锋副主任医师从中西医结合角度,介绍应对方法,助力平稳处理。
先判断:肿瘤患者发热的3种常见原因
肿瘤患者抵抗力弱,发热原因较复杂,常见原因有三种,且处理不同:
1.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化疗后白细胞低、免疫力差,细菌病毒易引发感冒、肺炎等。伴鼻塞、咳嗽或尿频尿痛,体温多超38℃且持续不退。
2.肿瘤相关性发热:肿瘤细胞坏死释毒或压迫致炎,低热为主(37.5-38℃),早晨正常午后升高,无感染症状,普通退烧药效果差。
3.药物相关性发热:部分抗癌药或升白针引发,用药1~2天出现,体温约38℃,无不适,停药或用退烧药后缓解。
居家观察:体温<38℃且无不适,可能为肿瘤或药物相关性发热,可居家护理;体温>38℃或伴咳嗽、尿痛等,大概率感染性发热,需联系医生,必要时就医。

(▲AI图)
如何居家调护?
1.精准降温,规避风险
肿瘤患者用药特殊,居家降温需“安全第一”,避免盲目操作:
①体温<38℃:物理降温为主。用32-34℃温水擦额头、颈、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每次10~15分钟;或贴退热贴防过敏。禁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影响肝肾,服抗癌药者风险更高。
②体温38-38.5℃:谨慎用退烧药。优先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与多数抗癌药冲突少。严格控量:对乙酰氨基酚每次0.5g,每日不超2g;布洛芬每次0.2g,每日不超1.2g,防肝肾损伤。服前联系主治医生确认无相互作用,用抗凝药者,慎用布洛芬防出血。
③发热期:补水分营养。少量多次饮温水(每次100~150ml)防脱水;饮食选小米粥、蔬菜汤等清淡流质半流质,保证能量和蛋白质。

(▲AI图)
曾有肺癌患者化疗后发热38.2℃,家属未联系医生喂布洛芬,因联用靶向药致轻微恶心呕吐,幸无大碍,可见用药前确认的重要性。
2.清热滋阴,辅助降温
中医认为肿瘤患者发热多为“气虚内热”或“热毒伤阴”,居家可温和辅助降温缓解不适:
①食疗:清热且不伤身
- 低热口干:饮绿豆百合汤(绿豆50g、百合20g煮烂),清热滋阴,适用于肿瘤或药物相关性发热。
- 发热伴咳嗽痰黄:煮雪梨川贝水(雪梨块+川贝3g+冰糖煮20分钟),润肺化痰,缓解感染性发热呼吸道症状。
- 发热后乏力没胃口:喝山药莲子粥(山药20g、莲子15g、小米50g煮烂),健脾安神助恢复。
②穴位按摩:辅助降温、缓解不适
- 降温:按揉“大椎穴”(大椎穴位于人体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拇指按揉5~10分钟至酸胀,助清热解表。
- 缓解口干:按揉“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靠近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每次3~5分钟促津液生成。
- 改善乏力:按揉“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膝盖外侧凹陷)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每日10分钟,可健脾益气。
③环境调理
发热时房间每日通风2~3次各30分钟;室温24-26℃、湿度50%~60%,干燥时放温水或用加湿器,防口干咽痛加重。

(▲AI图)
必须就医的5种情况,切勿拖延
居家护理出现以下情况,务必及时就医:
1.体温>38.5℃,服退烧药2小时未降温;
2.发热伴呼吸困难、胸痛咳血,或严重呕吐腹泻;
3.皮肤瘀斑、牙龈出血,或尿液呈茶色;
4.精神差、嗜睡意识模糊,或无法进食进水;
5.白细胞<2.0×10⁹/L或中性粒细胞<1.0×10⁹/L(化疗后定期查血常规),感染风险高需立即就医。

(▲AI图)
专家提醒
肿瘤一科傅剑锋副主任医师提醒:肿瘤患者居家发热,科学应对是关键。先按症状判原因,再用中西医方法护理。牢记“不盲目用药、不忽视信号、及时联系医师”,可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多数时候规范居家护理可缓解发热,仅少数需就医。做好观察护理,能助患者平稳度过发热期,不影响后续治疗,逐步康复。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肿瘤一科 廖薇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廖薇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