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到底什么是多动症呢?孩子好动、爱走神、坐不住就等于多动症吗?多动症会不会自己好起来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

这类孩子的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广度缩小、注意时间短暂,不分场合的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等,并常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儿童多动症病因有哪些因素

为何有孩子会出现ADHD呢?医学界有很多探索,目前认为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受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

遗传因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多数学者认为该病是多基因遗传病。

环境因素母孕期因素,如吸烟、饮酒可增加儿童行为问题出现的概率。

营养因素食物营养不均衡,缺乏必需的氨基酸糖类等,人工色素和食用染料可导致ADHD的发展。


脑发育异常:大脑发育异常引起的,比如脑炎和早期脑部损伤。

社会心理因素脑发育异常:家庭不稳定,比如父母冲突多,父母教养方式不当等因素。

多动症的症状

多动症的症状多种多样,并常因年龄、所处环境和周围人对待态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活动过多

这一症状大多开始于幼儿早期,进入小学后更显著。

有部分孩子在婴儿期就开始有过度活动,表现为日常格外活跃,会从摇篮或小车里向外爬,开始学步时,往往以跑代步。待稍大些,看小人书看不了几页,就换一本,或干脆把书撕了。有时翻箱倒柜,搞得乱七八糟。

上小学后,常常手脚不停、坐不住;上课小动作多,不能安静坐着,总在座位上扭来扭去,话多、乱跑、乱跳、爬上爬下、不知危险。


2、注意力集中困难

多动症孩子常常在听课、做作业或其他活动时注意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

在学习或活动中不能注意到细节,经常因为粗心造成错误。注意力维持困难,经常有意回避或不愿意从事需要较长时间持续集中精力的任务,如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做事拖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或指定的任务。

平时容易丢三落四,经常遗失玩具、学习用具,忘记日常的活动安排,甚至忘记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3、情绪不稳,冲动任性

多动症孩子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易怒、易哭、易冲动、常发脾气。

个性倔强、固执、急躁、表现幼稚、缺乏荣誉感、不辨是非,有的说谎、逃学、欺骗,有的经常外出不归,甚至染上恶习。

做事不顾及后果,凭一时兴趣行事,为此常与同伴发生不愉快,甚至打斗,造成不良后果。

4、学习困难

多动症孩子虽然智力正常,但都表现出学习困难、记忆辨别能力差等特征,如常把“+”写成“-”,或把“6”写成“9”,致使学习成绩低。

有的孩子虽然智力很好,但学习成绩仍不理想,成绩总是忽上忽下,波动很大,且呈跳板式发展,抓一抓成绩就上去,不抓就下降。


孩子得了多动症不治疗长大后会自己好起来吗?

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70% 的孩子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虽然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减轻,但仍有 30%~50% 的孩子症状会持续到成年期。

如果 多动症 儿童确诊后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后果,比如学习成绩下降、攻击性行为、情绪障碍等。

如果症状既没有好转又没有得到正确地应对,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容易合并其他问题,比如抑郁、焦虑、对立违抗等情绪障碍。

所以,儿童多动症的及时干预和治疗,真的十分必要,一旦发现孩子有多动倾向,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附多动症自查表现)

来源: 成都西南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