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死在寒露时节”
“短袖洗到褪色”
“天气热得有些离谱”……
近期,南方多地高温天气控场
秋老虎持续发威
据中国天气
截至10月13日
福建福州今年以来
累计高温日数达74天
已追平当地1961年以来全年纪录
同时也刷新最晚高温日纪录
高温真的超长长长待机
为何今年南方热得如此持久?
高温季何时终结?
“秋老虎”时段要注意什么?
一起看看↓↓↓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表示,今年10月上旬,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且位置偏北,在它的掌控下的江南、华南一带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增温强烈,导致南方多晴热高温天气,其中江南一带平均最高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8℃以上。
02高温季是否会终结?
15日至19日,将有一股新的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届时南方将加入降温阵营,秋老虎会正式退场,陆续迎来秋凉。这股冷空气过程影响时间较长,目前来看19日南方高温趋于结束,今年高温季或将收尾。
天气逐渐转凉时,温差也会拉大,可以采用“洋葱式”穿衣法,方便及时调整着装,谨防着凉感冒。
03“秋老虎”时段要注意什么?
“秋老虎”的特征是早晚凉爽,午后高温暴晒。
高温环境下,人的身体扛不住,尤其老人孩子,体温调节不好,很容易中暑。所以在这时段,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出门戴帽子、打伞、走在树荫下,多补充水。
在室内也不要放松警惕,特别是老年人别舍不得开空调,要让室温保持在二十六七摄氏度。夜晚睡觉不要太贪凉,以免受寒。
“秋老虎”肆虐期间,平日就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病的,更要时刻关注身体。高温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气温每升高1℃,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分别增加3%和4%以上。因此,对于老年人和三高人群来说,如果出现不舒服要及时就医。
04福建可以“贴秋膘”了吗?
医生提醒,虽节气上已过立秋,但也不宜急于“贴秋膘”!持续的高温使得人们的脾胃功能仍处于虚弱状态,此时盲目进补会加重身体的负担。应在气温下降后,谨慎进补。
“贴秋膘”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其背后的健康理念值得尊重。但现代社会,我们更应注重科学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秋天早晨起床遵循“三个半分钟”原则——醒来后躺半分钟,坐起来等半分钟,双腿下垂在床沿再坐半分钟。早晚出门及时添加衣物,特别保护好颈部、后背和脚部等关键部位。餐桌上不妨记住“三色交通灯”原则:红色警戒区,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肥肉等;黄色警示区,谨慎选择精制碳水化合物;绿色畅行区,可放心食用深色蔬菜等。
来源: 福建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