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可以见到部分患者在麻醉及术后“想上厕所,却尿不出来”的现象,这其实是常见的术后“尿潴留”问题,尤其是在下肢、盆腔手术或老年患者中更常见。有患者因此会出现紧张和焦虑,越着急越尿不出来,需要插导尿管,增加尿道感染风险。
那么,有没有好的办法来缓解和解决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麻醉手术科护士向大家介绍两种实用的缓解方法以及预防术后尿潴留的技巧。
一、先懂原因:导致术后尿储留的三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麻醉药物抑制排尿神经:麻醉药物会暂时抑制控制膀胱收缩的神经,让膀胱肌肉无力收缩,即使膀胱里有尿,也无法产生尿意或排尿动力,就像“开关失灵”一样。
第二个因素是术后疼痛与排尿习惯影响:术后伤口疼痛会让患者不敢用力排尿(比如腹部、盆腔手术后,用力排尿会牵拉伤口加重疼痛);加上术后不习惯床上排尿姿势,会进一步加重排尿困难,形成越疼越不敢尿,越不尿膀胱越胀的循环。
第三个因素是术前术后饮水或输液影响:术前、术后的补液,会让膀胱在短时间内充盈,膀胱肌肉因过度拉伸反而失去收缩力,难排出尿液,这也是很多患者术后尿潴留的诱因。
二、再来支招:两个即时缓解方法简单易行
遇到麻醉后尿不出来的情况,不用着急插导尿管,先试试这两种常用缓解方法,多数术后尿潴留现象基本能改善。
1.物理诱导排尿法
打开卫生间水龙头,让患者听持续的流水声,利用听觉刺激唤醒排尿反射;也可用温水缓慢冲洗会阴部(女性患者)或尿道口周围(男性患者),温水的刺激能放松尿道括约肌,帮助排尿。
操作时注意保暖,避免患者受凉,若能坐起或站立(需医生评估允许),尽量在床边或卫生间进行,更符合平时排尿习惯。
2.姿势调整+腹部按摩
若患者能下床,可在陪护人员搀扶下站立或缓慢走动,适当活动能促进膀胱肌肉收缩;若需卧床,可调整为半坐卧位,男性患者可采取侧卧位,找到更舒适的排尿姿势。
同时,可在患者下腹部顺时针轻柔按摩,从肚脐向耻骨方向缓慢推揉,帮助膀胱收缩,促进尿液排出。
三、学会预防:掌握技巧预防尿潴留风险
比起术后被动缓解,患者提前预防更能有效避免尿潴留。临床上,医生护士也会对将要接受麻醉和手术的患者进行以下宣教和指导。
1.术前排空膀胱+练习床上排尿
患者在手术前1~2小时排空膀胱,避免膀胱内残留尿液;若术后需卧床,术前1~2天可在床上练习排尿,减少术后因姿势不适导致的排尿困难。
2.术后适量输液+及时排尿
术后6小时内,若没有特殊要求时,患者可适当减少饮水量(避免短时间喝太多水),让膀胱缓慢充盈,给神经和肌肉恢复的时间;当有轻微尿意时,就及时尝试排尿,不憋尿,憋尿会让膀胱过度充盈,反而加重尿潴留。
3.术后缓解疼痛+适当活动
若术后伤口疼痛明显,可按医嘱服用止痛药,疼痛减轻后更利于排尿;患者术后在护士指导下,尽早在床上翻身、活动下肢,或在床边坐起,能促进肠道和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尿潴留风险。
麻醉后尿潴留是术后常见问题,只要提前预防、掌握正确的缓解方法,多数情况都能顺利解决,不用过度焦虑。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麻醉手术科 徐微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徐微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