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俗称“鱼肉眼”)是种常见眼病,简单说就是眼白表面的结膜组织异常增生,像小翅膀似的慢慢向黑眼球(角膜区)延伸,形成三角形的肉状组织。这类眼病常找上长期暴露在紫外线、风沙中的人群,刚开始一般不影响视力,但要是长到瞳孔前方,就可能导致看东西模糊或散光。


二、翼状胬肉有哪些症状?

翼状胬肉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这些情况:眼睛有异物感、发红充血、干涩、灼热,严重时还会视力下降。不过要提醒的是,有些人早期没明显感觉,往往是体检时才偶然发现。

三、为什么会得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的具体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医生们普遍认为和以下这些因素相关:

紫外线暴晒:长期在强光下工作的人,比如户外劳动者、渔民、农民,紫外线会损伤眼表的结膜和角膜缘干细胞,进而促使结膜组织异常增生。

干燥风沙刺激:长期待在多风、干燥或沙尘多的环境里,眼睛持续受到物理刺激,患病风险会随之增加。

慢性炎症: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炎症反复发生,可能会诱发胬肉生长。

遗传因素:部分人有家族遗传倾向,可能天生对这种眼病更敏感。

年龄性别:30-50岁的中青年人比较常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这可能和男性从事户外职业更多、暴露在刺激环境中的时间更长有关。


四、翼状胬肉怎么治疗?

治疗方案要根据病情轻重来定,主要分为保守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

1. 保守观察

适合处于早期、胬肉没明显进展(静止期)或症状较轻的人群。建议平时减少紫外线暴晒,出门戴好防紫外线太阳镜,避开风沙刺激;眼睛干涩、有异物感时,用人工泪液缓解即可。

2. 药物治疗

抗炎眼药水:比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或低浓度激素眼药水,能有效减轻眼睛充血和炎症反应。

润滑剂:人工泪液或凝胶可有效缓解眼睛干涩的不适症状。

抗氧化剂:有研究表明,维生素A、C、E可能有助于延缓胬肉发展,但效果相对有限。

3. 手术治疗

如果胬肉生长较快、影响视力,或者反复发炎,就需要考虑手术切除了。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

单纯切除术:就是简单把胬肉切掉,但术后复发的概率比较高。

自体结膜移植术:切掉胬肉后,取自身眼睛上健康的结膜覆盖创面,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羊膜移植术:用生物羊膜覆盖手术创面,帮助伤口愈合,减少复发。河池爱尔眼科医院采用的“睛致”翼状胬肉手术,具体是翼状胬肉扩大范围切除,再联合自体结膜移植和羊膜移植。这种手术因切除范围更彻底,且搭配羊膜覆盖,所以术后复发率低,还能减轻炎症,让眼睛更舒服,外观也更美观。


来源: 河池爱尔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