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后口干咽痛、食不知味,化疗后恶心呕吐、看见饭就犯怵——这是肿瘤患者治疗期常见的饮食难题。

因放疗(局部治疗)与化疗(全身治疗)损伤机制不同,饮食调理重点需精准区分,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一科傅剑锋副主任医师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教大家吃对恢复快。

一、核心原则:分清放疗与化疗的调理重点

1. 放疗

作用特点:局部作用于病灶。

主要副作用:照射部位黏膜损伤(如口腔、食道、胃肠黏膜)。

饮食调理核心:护黏膜、解不适。

2. 化疗

作用特点:全身作用。

主要副作用:消化紊乱(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

饮食调理核心:易消化、补营养、助造血。

二、化疗后饮食:先护脾胃,再循序渐进补营养

化疗副作用以消化问题和造血下降为主,饮食遵循“清淡起步、逐步过渡”原则。

1. 西医建议:分3阶段调整

1-3天(不适明显期):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减轻肠胃负担。推荐小米粥、蔬菜汤(去渣)、鸡蛋羹、藕粉;恶心时少量多次吃(每天5-6餐),避免过饱。


(▲AI图)

4-7天(恢复期):选择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助细胞修复。推荐清蒸鲈鱼、鳕鱼、嫩豆腐、鸡肉末粥、无糖酸奶;忌油炸、肥肉。


(▲AI图)

2周(稳定期):均衡饮食,每天1-2个蛋、300ml奶或豆浆、100-150g瘦肉或鱼虾、500g蔬菜(深色占半)、200g软质水果(苹果、香蕉);忌辛辣、生冷、腌制食物。


(▲AI图)

2. 中医调理:健脾养胃、补气血

中医认为化疗致“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推荐温和食疗:

护脾胃解恶心:陈皮5g+生姜2片煮水(理气止呕);山药20g+莲子10g+小米煮粥(健脾安神)。


(▲AI图)

补气血助造血:红枣3颗+桂圆5颗+小米煮粥(温和补气血,适合白细胞低);乌鸡1/4只(去皮)+黄芪10g+山药20g慢炖(补元气、滋阴血),每周1-2次,防“虚不受补”。


(▲AI图)

三、放疗后饮食:护黏膜、解不适,补能量

放疗副作用集中在照射部位,需按部位针对性调理,结合中医滋阴润燥。

1. 西医建议:按部位调整

头颈部放疗(口干、口腔溃疡):选湿润、软质、微凉食物,如银耳羹、梨汤、蒸南瓜、酸奶;忌过烫、过硬、过咸(火锅、坚果、咸菜)。口干时含无糖润喉糖,少量多次喝温水。

胸部放疗(食道炎):选流质/半流质、细软食物,如蔬菜泥、肉泥粥、豆腐脑、藕粉;忌粗糙(芹菜)、辛辣(辣椒)。吃饭细嚼慢咽,食物温度37℃左右。

腹部放疗(腹泻):选低渣、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带皮煮苹果(果胶止泻)、蒸山药;忌高纤维(韭菜)、产气(豆类、红薯)、生冷。腹泻重时喝口服补液盐防脱水。

2. 中医调理:滋阴润燥、修黏膜

放疗致“热毒伤阴”,推荐:

解口干:雪梨1个(切块)+百合10g煮水(润肺生津);银耳1小朵+莲子10g+少量冰糖炖羹(胶质润黏膜)。


(▲AI图)

修溃疡/缓咽痛:梨去核填5g蜂蜜蒸熟(蜂蜜修黏膜);麦冬10g煮水(滋阴利咽),可代茶或漱口。

病例参考:鼻咽癌患者头颈部放疗后,口干溃疡难咽粥,按建议吃酸奶、银耳羹,喝雪梨百合水、麦冬水漱口,1周后溃疡愈合,可吃软饭。

四、放疗化疗后饮食:4个关键提醒

1、不盲目忌口:除非医生禁止,无需忌鸡、鱼、海鲜(优质蛋白来源),清淡做法(蒸、煮)即可,防营养不足。

2、少量多次:胃口差时,1天食物分5-6餐,每餐半碗到1碗,不勉强吃饱。

3、观察反应:吃后腹痛、腹泻、过敏需停食,复诊告知医生;如吃红薯腹泻,换山药粥。

4、选对烹饪:多蒸、煮、炖、烩,如清蒸鱼、蔬菜粥。少煎、炸、烤,减黏膜和肠胃刺激。


(▲AI图)

专家提醒

肿瘤一科副主任医师傅剑锋提醒:放疗化疗饮食无统一标准,核心是对症。化疗先护脾胃再补营养,放疗先护黏膜再解不适。“吃好”也是治疗的一部分,选“吃着舒服、有营养”的食物,能为身体储存能量,为后续治疗打基础。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一科 廖薇 谭文娟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