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和客户说话,右边脸突然抽搐,对方会以为我在挤眉弄眼;陪孩子拍照时,嘴角不受控制地歪斜,照片里只有孩子的笑脸和我歪斜的半边脸。”38 岁的王女士坐在诊疗室里,指尖攥着皱巴巴的纸巾,声音里藏着这三年来的委屈。

这是面肌痉挛患者的日常 —— 一种被称为 “不自主表情障碍” 的疾病,正在悄悄吞噬他们的社交自信与生活尊严。

“最开始只是右眼跳,老人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我还特意去买了护身符。” 王女士回忆,2021 年夏天,她发现右眼下方的肌肉偶尔会跳动,起初以为是工作太累,直到半年后,抽搐蔓延到整个右脸,说话、吃饭甚至睡觉时都会突然发作。

有一次,她在公司汇报工作,右脸突然剧烈抽搐,嘴角向上扯成奇怪的弧度,台下传来窃窃私语,“她是不是故意的?”“看着好吓人”。那天之后,王女士开始回避社交,开会时躲在最后一排,陪孩子参加家长会时全程低着头,“我怕孩子被同学笑话‘妈妈脸坏了’”。

像王女士这样的患者在神经外科属于常见的疾病。长沙裕湘医院神经医学科团队陈志军主任介绍,王女士是得了一种叫做“面肌痉挛”的疾病,面肌痉挛一般多见于 40-60 岁人群,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初期常被误认为 “眼疲劳”“神经紧张”,等到抽搐加重才就诊,往往已错过早期干预时机。“曾有患者因为长期抽搐,出现焦虑、抑郁,甚至不敢出门,这种心理创伤比身体不适更难治愈。”


“很多患者来就诊时会问,是不是‘撞邪了’?其实面肌痉挛的病因很明确 —— 面神经受到血管压迫,就像电线被树枝缠绕,电流会紊乱一样。” 。长沙裕湘医院神经医学科团队陈志军主任拿起模型,耐心解释,“面神经负责控制面部肌肉运动,当脑血管(比如小脑前下动脉)长期压迫神经,会导致神经脱髓鞘病变,就像电线外的绝缘层破损,电流外泄,引发肌肉不自主抽搐。”

他强调,面肌痉挛与 “中风”“面瘫” 不同,前者是肌肉抽搐,后者是肌肉瘫痪,“但长期抽搐会导致面部肌肉萎缩,影响容貌,还可能引发听力下降、耳鸣等并发症,所以不能拖延。”

“以前试过针灸、吃药,膏药,抽搐能缓解几天,但很快又复发。” 王女士说,直到去年,她在朋友推荐下找到长沙裕湘医院,“医生说可以做微创手术,把压迫神经的血管垫开,我当时又期待又害怕。”

长沙裕湘医院神经医学科团队陈志军主任介绍,目前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是 “微血管减压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在耳后做一个 2-3 厘米的小切口,通过显微镜找到压迫面神经的血管,用特殊材料把血管和神经隔开,解除压迫,神经功能就能逐渐恢复。”

他透露,该手术的有效率高达 98% 以上,术后并发症少,“像王女士,术后第三天抽搐就消失了,现在已经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上个月还带孩子去拍了全家福。”


医生呼吁:“早发现、早治疗,别让‘小抽搐’变成‘大麻烦’!”

长沙裕湘医院神经医学科团队陈志军主任提醒,若出现单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尤其是眼睑、嘴角),持续超过 3 个月,且在情绪紧张、疲劳时加重,休息后缓解,应及时到神经外科就诊,“早期通过药物、肉毒素注射可缓解症状,若效果不佳,尽早选择微血管减压术,能避免病情加重,减少心理创伤。”

“现在我敢主动和客户握手,敢在家长会上发言,孩子说‘妈妈的脸终于不歪了’。” 王女士笑着说,眼里闪着泪光,“希望更多和我一样的患者知道,面肌痉挛不是‘不治之症’,只要找对方法,就能重新找回自信的笑容。”

来源:长沙裕湘医院 神经外科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长沙裕湘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