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阿尔茨海默病老人记忆模糊、语言表达不畅、情绪易波动,他们常因无法清晰感知周围而陷入孤独,甚至抗拒交流。家人如果掌握技巧,无需长时间投入,每天仅30分钟的高质量陪伴,就能成为老人情感的“稳定剂”,既缓解他们的不安,又能温和刺激大脑,延缓认知退化,让陪伴成为照护中最温暖的力量。
一、具体建议
(1)记忆唤醒类(15分钟)
老照片回忆:选老人熟悉的家庭照、生活照,逐张翻看,用短句引导:“这张是您和孩子在公园拍的,当时花开得特别好,记得吗?”
老歌互动:播放老歌或戏曲,跟着轻唱,偶尔问:“您以前常听这首歌吧?咱们一起跟着旋律哼一哼?”
(2)简单操作类(10分钟)
安全手工:用大孔径串珠、软彩纸,握老人的手一起串珠、叠纸船,说:“咱们串个手链,戴在手腕上真漂亮”,避免复杂步骤。
生活协助:陪老人叠袜子、整理手帕,用“咱们一起把袜子叠好,下次穿更方便”鼓励参与。
(3)感官刺激类(5分钟)
短时散步:晴天推着老人到阳台或小区,指景物说:“你看那朵花是红色的,风一吹还晃呢”,帮老人感知环境。
触觉互动:拿软毛巾、光滑鹅卵石让老人摸,说:“这个毛巾软软的,摸起来很舒服吧?”
二、注意事项
(1)语言表达:语速慢、语句短,同一内容重复2次-3次,不纠正错误记忆,多用“对,您说得对”“我也记得”来肯定。
(2)情绪应对:老人烦躁时暂停活动,轻拍肩膀或握手,说“我在这儿陪您”,不强迫交流。
(3)频率坚持:每天固定时间(如10点)陪伴,形成规律,帮老人建立稳定感知。
30分钟的陪伴,重在让老人感受“有人在乎”。这份短暂却持续的温暖,能帮他们在疾病的迷雾中找到安全感,也让照护之路充满意义。
□温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师叶婕妤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温州市护理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