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温“过山车”为何伤心脏?

当高温遇上寒潮,血管就像经历一场“极限挑战”。高温时血管扩张,血压易偏低,可能引发头晕乏力;降温超10℃时,血管会突然收缩,血压骤升,心脏负荷翻倍。临床数据显示,气温骤变时段,心血管疾病急诊量会增加20%-30%,尤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需格外警惕。


(▲AI图)

二、记牢!3大防护要点

1.日常需防护

①穿衣:采用“洋葱式穿搭”

内衣:吸汗速干材质,如纯棉;

薄衫:保暖透气,如羊毛;

外套:防风防水,如冲锋衣,方便随时增减,重点护住颈部、手腕、脚踝等血管密集区,避免受凉刺激血管。


(▲AI图)

②饮食:高温别贪冰饮、冰水果,冰水刺激血管,可能引发痉挛;降温后可吃温热的瘦肉粥、鸡蛋羹,少吃咸辣油腻食物;每天喝1500-2000ml温水,分多次饮用。


(▲AI图)

③作息:避免熬夜,保证7-8小时睡眠,减少心脏负担。


(▲AI图)

2.监测是关键

降压药、抗凝药需按时服用。每天早晚固定时间测血压,若收缩压波动超20mmHg,或出现胸闷、头晕,需及时联系医生调整用药,切勿自行增减药量。


(▲AI图)

3.运动有禁忌

高温时段(10:00-16:00)不外出运动,可选择早晚凉爽时散步、打太极,每次20-30分钟;降温后运动前先热身5分钟,避免突然剧烈运动。


(▲AI图)

三、警惕!出现这些症状立即就医

湖南省人民医院提醒:若出现以下情况,别拖延,马上拨打120!

1. 胸痛持续5分钟以上,含服硝酸甘油无缓解;

2. 突然口角歪斜、手脚麻木、说话含糊不清;

3. 呼吸困难、嘴唇发紫,伴随恶心出汗。


(▲AI图)

转发给身边的“高危人群”,一起守护心血管安全!


(▲AI图)

(注:本文数据来源权威医学期刊,具体治疗请遵医嘱;本文图片均为AI图,仅作科普使用。)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人民医院 周妍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人民医院 周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