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豆包AI生成
2025年10月13日是第12个世界血栓日,这一特殊日子旨在唤起全球对血栓性疾病的关注,今年的主题是“从头到脚积极管控,预防血栓守护健康”。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与心肌梗死、脑卒中一起位列全球前三位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常常有人把血栓比喻为沉默的杀手,因为99%的血栓可能毫无征兆,而血栓一旦发作,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隐形的杀手”。
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集形成血栓,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E)。
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
(1)深静脉血栓形成大多无症状;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患肢肿胀、疼痛、局部皮温升高,严重者发展为深静脉炎,患肢皮肤出现褐色红斑,继而溃烂,肌肉萎缩坏死,最后可能面临截肢;
(3)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咯血等。
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1)血液高凝:包括孕产妇、老年人。
(2)静脉血液滞缓:包括久坐、久站、心脏疾病等。
(3)血管内皮损伤: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血糖等。
血栓高发人群:
(1)久坐/久站人员:办公室职员、司机、教师。
(2)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液粘稠度增加。
(3)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
(4)肥胖人群:体重超标会加重血管负担。
(5)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
既然血栓如此危险,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血栓的预防需要综合方式的调整、基础疾病的管理及必要的医学干预。
(一)一般人群的预防:
生命在于运动,适度的运动能让血液奔腾起来。
①久坐/久站人群:每1-2小时起身活动,或踝关节趾屈、背伸10-15次。
②每周坚持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至少150分钟,可有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③饮食习惯:无禁忌情况下,每日饮水量大于2000ml,低脂、低糖、高维生素,增加运动量,以降低血脂、血糖、血压盒血液粘稠度。
④生活习惯:戒烟戒酒,禁饮浓茶、咖啡,保持大便通畅。
⑤功能锻炼:肢体做主动活动,如:握拳屈肘和扩胸等活动。不能活动的肢体进行被动的功能锻炼,比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运动等。
(二)高危人群的预防:
①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早期在医生的指导下活动,必要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
②积极治疗原发病:高血压患者服药控制血压,避免血压波动损伤血管内皮,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预防血管病变。
③高血脂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脂肪摄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降脂药物。
血栓这个“隐形的杀手”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主动做好预防,就能减少对健康的威胁,在世界血栓日之际,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小习惯开始,为自己和家人筑起血管健康的防护墙。
来源: 泉州市第一医院护理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