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是摸眼镜,冬天从室外进门一片雾气,运动时眼镜不断滑落……许多戴眼镜的朋友可能都憧憬过没有眼镜束缚的生活。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近视手术为不少人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在做出决定前,有哪些重要信息需要了解呢?

近视手术并非人人适合
近视手术属于一种选择性手术,有着严格的适用条件。年龄一般在18岁以上,近视度数在过去一年内保持稳定,没有某些眼部疾病(如角膜炎、结膜炎、干眼症等)及全身性疾病(如未受控制的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此外,角膜厚度等眼部条件也需符合手术要求。
能否进行手术,必须通过严谨的术前筛查来确定。
全面术前筛查是基础
完整的术前评估通常包括视力、验光、眼压、角膜厚度、角膜形态、瞳孔直径、眼底检查等多项检查。这个过程可能需要1-2小时。这些检查不仅是为了判断能否手术,也是为后续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帮助评估术后潜在的影响。
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赵波院长提示:“严谨的术前筛查是近视手术安全的重要基础,个性化手术方案的制定离不开对眼部情况的全面评估。:”
认识主流手术方式
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两大类:
激光类手术:通过激光切削角膜组织,改变角膜曲率,从而矫正视力。常见的具体方式包括飞秒-LASIK(俗称半飞秒)、SMILE(俗称全飞秒)等,各有其适用条件和特点。

眼内镜片植入术(ICL):这种手术不改变角膜形态,而是在眼内植入一枚可折叠的微小镜片,相当于将眼镜戴进了眼睛里。尤其适用于近视度数较高或角膜条件不适合激光手术的人群。
每种方式都有其优势和使用范围,不存在“最好”的技术,只有更适合个人眼部条件的方案。
对手术效果建立合理认知
近视手术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裸眼视力,帮助人们摆脱对眼镜或隐形眼镜的依赖。术后,多数人可以感受到视力情况的改善。
术后需要一段适应过程,可能会出现干眼、夜间视力波动等情况,这些症状大多会随时间逐渐减轻。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对于维持术后视力稳定有积极意义。
来源: 爱尔眼科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