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曾想过,有一种眼病,它可能在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悄悄“窃取”您的视野?当您终于发现眼前景物模糊、活动不便时,视神经的损伤往往已经形成。这个潜藏在我们身边的“无声的视力窃贼”,就是青光眼。
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李富华主任提醒您: “青光眼是一种可致盲的眼病,其造成的视神经损伤与视野缺损往往是永久性的。”
很多人对青光眼的了解,还停留在“眼压高”的层面。事实上,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如果把我们的眼睛比作一个气球,正常的眼压维持着眼球的形态,但当房水循环失衡,导致压力过高,就会压迫连接眼睛和大脑的“电缆”——视神经。长期受压,视神经会逐渐萎缩,其导致的视野缺损也往往是永久性的。
青光眼“行窃”的隐蔽性:早期可能毫无症状

青光眼最令人警惕的特点在于其隐匿性。尤其是常见的“开角型青光眼”,在疾病早期,中心视力通常不受影响,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它从周边视野开始缓慢“啃噬”,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年,等患者感觉到视野变窄或有暗影时,视神经损伤可能已经比较严重。
另一种“闭角型青光眼”在某些诱因下可能急性发作,会出现眼痛、眼胀、视力骤降、看灯光出现彩虹圈(虹视)、甚至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种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处理。
谁是青光眼重点“窥视”的对象?
以下人群患青光眼的风险可能会相对增高,需要提高警惕:
年龄因素: 40岁以上的人群,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家族遗传: 有青光眼家族史者,患病风险会有所增高。
高度近视或远视者: 高度近视患者患开角型青光眼的风险可能增加;远视患者则可能更容易患闭角型青光眼。
长期高眼压者: 体检时发现眼压值高于正常范围。
其他因素: 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眼部外伤史、高血压、糖尿病等。
如何防范“无声窃贼”?关键在于主动筛查!

由于早期青光眼症状不明显,常规的、全面的眼科检查是早期发现的关键。不要等到视力下降才去检查。建议普通人从40岁开始,每1-2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高风险人群,则应根据医生建议,更频繁地进行检查。
来源: 爱尔眼科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天津大学爱尔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