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的老爸,退休后喜欢出门旅游,但这大半年多过得特别糟心。事情的起因是年初春节回老家在雪地里滑了一跤,他突然感觉天旋地转,医生诊断是“耳石症”,在老家诊所治疗了几天,天旋地转的感觉是没了,但落下了个奇怪的后遗症:总感觉自己像踩在棉花上,昏昏沉沉、摇摇晃晃,担心随时要摔倒,尤其是逛超市、逛景点的时候,只是站起来走几步,这种感觉就会窜上来,但只要他安安静静地躺下或坐着,症状就能减轻很多。
为此,张老师带着老爸看了好几家大医院,做了许多检查,例如头颅磁共振、颈椎磁共振、心脏彩超、动态血压、前庭功能检查等等,结果基本都是正常,医生也是说法不一,脑供血不足、颈椎病、老年性平衡功能减退、体位性低血压等等,换了好几种活血化瘀、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的药,都没啥起色。老爸出门越来越少,笑容渐少,这次国庆中秋长假,更是和家里人叹气:“我这头昏是看不好咯,让你们劳动节、国庆节都没得出去旅游,唉……”
许多老人都有类似的头昏经历,真是苦恼不堪。像此类检查正常、却持续存在的头晕,很可能就是沈医生这次要说的“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取英文首字母简称 PPPD,我们称其为“3PD”。此病在门诊头晕患者中占比高达15%~20%,但由于认知度不高,容易被误诊。
❤ PPPD这个病很“新”
PPPD以前有很多种名称,例如心因性头晕、慢性主观性头晕、恐惧性姿势性眩晕等等,直到2015年,国际学界才正式统一使用PPPD这个术语,以更准确地描述其临床特征。顾名思义:
①持续性 (Persistent):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
②姿势性 (Postural): 症状在直立姿势时加重。
③感知性 (Perceptual):症状会被移动的视觉刺激或复杂的视觉环境(如逛超市)诱发或加重。
④头晕(Dizziness):常表现为头昏沉感、头重脚轻感、闭眼时自身倾倒感等。
❤ PPPD或许是大脑的一种“过度保护”
PPPD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专家们认为它不是凭空产生的,通常由一个“触发事件”引起。这个事件可能是一次急性眩晕发作或者持续负性应激性事件有关,比如:
①耳源性疾病:如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等。
②神经系统疾病: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中风)。
③精神心理问题:如惊恐发作、急性焦虑。
④其他:如头部轻微外伤、高原反应、心悸心痛等。
当以上这些急性事件发生时,身体会产生自然的自我保护,例如身体变得僵硬、步子变小、时刻警惕不要再摔倒等。但事情过去之后,PPPD患者的大脑仍然处在高度戒备状态,对来自身体和环境的各种信号(如身体晃动、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过度敏感,并误判为“危险信号”,从而持续产生头晕和不稳感。这种过度保护的现象被称为“再适应失败”。
❤ PPPD不只是头晕那么简单
PPPD表现非常复杂,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并存,且因人而异。
①躯体症状
正如前面所述:超过3个月以上;头重脚轻、摇摇晃晃、漂浮感、站不稳或感觉地面在动;站立或行走时症状明显,转头、弯腰、乘车时会加重,坐下或躺下后好转;在人多的超市、看滚动的电脑屏幕、走在花纹复杂的地毯上时,症状会显著加重。
②精神心理症状
这才是PPPD让人苦恼的地方。许多患者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例如紧张不安、过度担心自己会摔倒、心烦易怒、情绪低落、思维变慢、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同时患者会过度关注自己的头晕症状,形成恶性循环,越关注越晕,越晕越关注。这些症状严重时会导致他们不敢出门、不敢活动,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 PPPD是完全可以治疗的!
本文开篇张老师的老爸叹气“我的头晕是看不好了”,这种观念要不得,按照《精神性头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PPPD是完全可以治疗的!不要因为治疗周期长就轻言放弃,关键在于耐心和坚持。
①前庭和平衡康复治疗(VBRT)
VBRT可减少60~80%的头昏症状,这不是普通的体育锻炼,而是在专业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的特定训练,包括眼球运动(凝视稳定训练)、特定动作的重复(习服训练)、平衡和步态训练等,有的还可以联合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技术。不过,VBRT需要持续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到显著效果。
②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为了改善焦虑、抑郁状态,为前庭康复创造更好的条件。主要药物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③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BT)、正念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ACT)等,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管理情绪。例如,将“我尽量少动,否则就会头昏,要晕倒的”的想法,转变为“我知道运动会有些不适,但这是康复的一部分,我是安全的”,从而逐步适应与症状和平共处。
❤ 做好PPPD的预防与自我管理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防病于未然,健康更需自我管理。在此,我们有几条经验分享:
1、健康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饮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这些都有助于稳定神经系统。
2、学会自我放松:当感到紧张或头晕加重时,可以尝试腹式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技巧,帮助身体和情绪平静下来。
3、正视、接纳情绪:认识到焦虑和恐惧是疾病的一部分,不要因此自责,与家人朋友倾诉,或求助专业心理咨询。
4、培养生活热爱:培养静态的兴趣爱好,如听音乐、下棋、书法、花艺等,转移对头晕症状的过度关注。
5、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您的PPPD是由其他疾病(如耳石症)诱发的,请务必及时、彻底地治疗原发病。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整体健康协作学组. 精神性头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02): 125-131.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577.
[2] Popkirov S, Staab JP, Stone J. 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 (PPPD): a common, characteristic and treatable cause of chronic dizziness[J]. Pract Neurol, 2018, 18(1): 5-13. DOI: 10.1136/practneurol-2017-001809.
来源: 沈华医生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