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月亮之上》第一部《月球心跳》卷二 神经脉冲 第21集:沉默的警告 


 作家  霄昀  著


真相的尘埃尚未落定,广寒宫基地尚未来得及消化“月球是活物且被人类激怒”这一颠覆性认知,更直接、更无声的打击便已降临。

没有预兆,没有能量冲击的轰鸣,没有引力异常的扭曲。只是一个瞬间,如同被掐灭的烛火。

基地主控中心,代表主能源舱——那座小型核聚变反应堆——运行状态的数十个指示灯,在同一时刻,由生机勃勃的绿色,齐刷刷地、毫无挣扎地,跳转为死寂的灰色。

“报告!主能源舱离线!”

“反应堆输出归零!”

“控制系统无响应!所有远程重启指令失效!”

“不是过载!不是硬件故障!链路通畅,但……没有应答!”

恐慌如同病毒,通过通讯频道瞬间蔓延至基地每个角落。照明系统切换到黯淡的应急红灯,大部分非必要设备自动关机,生命维持系统的功率被强制限制在最低保障水平,循环空气的流动变得微弱,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笼罩了所有人。

指挥官卡特的声音通过紧急广播响起,强行维持着镇定:“所有人员保持冷静,停留在当前舱室。工程团队,优先排查故障!”

但故障在哪里?

林澈、莉娜和阿雅在罗伊斯(此刻他已无暇顾及之前的龃龉)的陪同下,第一时间冲向主能源舱所在的核心区域。厚重的防护门滑开,里面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

反应堆本体静静地矗立在中央,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损伤,没有泄漏,没有高温警报。但围绕其核心区域,空气……不,是空间本身,呈现出一种极其细微的、水波般的扭曲感,如同隔着灼热沙漠观望远方景物,却又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莉娜立刻启动了她随身携带的、经过多次升级的高精度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屏幕上的读数瞬间飙升,勾勒出一个清晰的、将整个反应堆核心严密包裹在内的球形引力场边界!这个引力场强度并不狂暴,没有撕裂性的力量,却异常稳定、致密,如同一个无形的、绝对隔绝的屏障。

“是它……”林澈喃喃道,心脏沉入谷底,“月球……它出手了。”

不是破坏,不是摧毁。而是……静默。是隔离。

就像一位医生,面对一个持续散发毒素的病灶,不是将其切除,而是用一层无菌薄膜将其彻底包裹、隔绝开来。温和,却绝对,不容置疑。

阿雅快速分析着引力场的特性。“场结构高度有序,能量利用效率……近乎完美。它没有消耗多少能量,只是……修改了反应堆核心区域的局部时空规则,使其内部的聚变反应无法持续,控制信号无法穿透。这是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物理层面的‘禁用’。”

结论显而易见。基于对人类氦-3开采(直接刺穿神经)和核能利用(持续的能量释放和潜在风险)行为的“观察”与“判断”,月球神经网络已经将人类的核能技术标记为“破坏性/高风险”因素。它不再仅仅是被动反应,而是采取了主动的、精准的“管理”措施。

这不是攻击,这是一次沉默的、基于更高层级规则的“警告”或者说“矫正”。

消息传回指挥中心,卡特指挥官的脸色变得无比难看。生命维持系统依靠备用电池和有限的太阳能充电,仅能支撑48小时。48小时后,氧气将耗尽,温度将失控,循环水将冻结。

他们不需要面对风暴和地震,寂静本身,就将成为最致命的杀手。

“我们必须在48小时内,找到一种被月球……‘认可’的能源形式。”卡特的声音透过面具般的冷静,透出一丝绝望的疲惫,“否则……”

否则,广寒宫基地将成为月球表面另一处沉默的纪念碑。

希望似乎被彻底剥夺。人类最先进的能源技术,在月球意识面前,如同孩童的玩具般被轻易封存。

B-7实验室再次成为焦点,但这一次,压力空前。他们不仅要理解月球,还要在它的规则下,为人类找到一线生机。

“被认可的能源……”林澈在实验室里踱步,大脑飞速运转,“它自身利用引力波……那些发光微生物利用引力和辐射……它排斥的是高能量密度、有潜在破坏性的技术……”

“或许……不是排斥高能量密度,”阿雅盯着屏幕上那包裹反应堆的引力场模型,若有所思,“而是排斥‘不可控’和‘破坏性’的能源形式。核聚变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而月球自身的能量网络,是高度可控和循环的。”

莉娜则调出了基地所有能源设备的清单,从主反应堆到最小的甲烷燃料电池。“我们需要一种……低干预、低风险、或许……能与它的能量网络产生共鸣的能源。”

清单上的选项寥寥无几。太阳能?月夜漫长,且基地目前的太阳能板阵列效率,远不足以支撑全部需求。

突然,林澈的目光落在了之前那次“边缘行者”行动的报告上,落在了那些依靠引力波能量发光的微生物上。

“那些微生物……”他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火花,“它们能直接转化引力波能量!如果……如果我们能仿生呢?或者,直接与它们建立某种……共生关系?”

这个想法太过大胆,甚至有些异想天开。但这是他们目前能看到的、唯一可能符合月球“规则”的能源获取方式。

“我们需要样本!更多的发光微生物样本!还有……我们带回的钛铁晶体!”林澈急切地说,“阿雅,分析微生物的能量转化效率极限和可扩展性!莉娜,研究能否设计一种装置,收集它们产生的生物电能,或者……直接耦合到我们的电网中!”

“这需要时间!而且成功率……”阿雅表示怀疑。

“我们没有时间犹豫了!”林澈打断她,语气斩钉截铁,“这是唯一的方向!罗伊斯主管,我们需要权限,立刻组织小队,前往之前发现的熔岩管出口附近,采集大量发光微生物样本!”

罗伊斯看着林澈眼中近乎疯狂的决绝,又看了看指挥中心传来的、不断减少的氧气倒计时,重重地点了点头。“我去安排。但你们只有不到40小时了。”

新的争分夺秒开始了。一支小型采集队冒着风险出发,前往那个曾经指引林澈和莉娜走出迷宫的熔岩管出口。B-7实验室内,阿雅和莉娜则争分夺秒地对已有的少量样本和钛铁晶体进行极限测试,尝试各种可能的能量提取和转换方案。

科学奇观与生存危机从未如此紧密地交织。人性的光辉在于,即使面对近乎无解的困境和压倒性的力量,人类依然没有放弃思考,没有放弃寻找希望的睿智和坚持下去的恒心与毅力。

他们试图窃听深渊,却引来了注视;他们试图理解巨人,却遭到了制裁。现在,他们必须在这位被惊醒的巨人所划定的规则内,找到一种能让它“点头”的生存方式。成败与否,48小时的倒计时,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广寒宫基地每一个人的头顶。寂静,成为了最严酷的考验。


来源: 江苏省射阳县心理咨询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