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晕车晕船?

国庆假期开启,不少人选择自驾、乘车或乘船出游,可“晕车晕船”这个“旅途克星”却常让人兴致全无。想要摆脱这种头晕、恶心、呕吐的不适,得先搞懂它的原理,再针对性做好防护。

晕车晕船在医学上叫“晕动病”,本质是身体“感知混乱”引发的反应

我们的身体靠三个“感官系统”判断运动状态:

1. 眼睛:通过视觉观察环境,告诉大脑“是否在动”(比如看到车窗外倒退的树木,就知道在前进);

2. 内耳前庭:耳朵深处的“平衡器官”,像个“水平仪”,能感知头部的旋转、晃动等动作;

3. 躯体感觉:皮肤、肌肉能感知身体与座椅的接触,辅助判断运动状态。

当这三个系统传递给大脑的信息“打架”时,问题就来了——比如乘车时低头看手机,眼睛看到“静止的屏幕”,但内耳却感知到“车身的晃动”,躯体也能感觉到“座椅的震动”。大脑接收到“静止”和“运动”两种矛盾信号,会误以为身体“中毒产生了幻觉”,进而触发“呕吐反射”想排出“毒素”,这就是晕车的全过程。

已经晕车了,当下该怎么办??

如果乘车途中突然感到头晕、恶心,别硬扛,立刻做这几件事缓解:

调整姿势:坐直身体,头部靠在椅背上保持稳定,避免频繁低头或转头;如果是轿车,优先坐前排(前排视野更开阔,颠簸感也更弱);

打开通风:开窗或开启空调外循环,让新鲜空气流入,避免车内闷热、异味(香水、食物味会加重恶心);

聚焦远处:放下手机、书本,眼睛看向车窗外远处的静止物体(比如远山、树木),让视觉和内耳的运动感知“同步”;

按压穴位:用拇指用力按压手腕内侧的“内关穴”(腕横纹上约2横指处,两条筋之间),每次按压1-2分钟,能辅助缓解恶心。

选对晕车药,关键看“起效时间”

如果知道自己容易晕车,提前用晕车药是最直接的预防方式。但晕车药不是“随便买”,核心看“起效时间”和“自身情况”,避免买错用错。

1. 按“起效时间”选,别等晕了再吃

提前30分钟-1小时吃:抗组胺类(最常用)比如茶苯海明、苯海拉明,是药店最常见的晕车药,能抑制前庭系统的异常信号,预防效果好。但要注意:这类药可能会让人犯困,适合乘车时能睡觉的人,开车的人绝对不能吃(会影响驾驶安全)。

提前2小时吃:东莨菪碱贴剂

不是口服药,是贴在耳后皮肤的贴片(需遵说明书使用),起效慢但持续时间长(能管3天左右),适合长途乘车、乘船的人。缺点是可能引起口干,贴的时候要避开皮肤破损处。

不建议选:“晕车时吃的药”

有些药宣称“晕车后立即缓解”,但实际上晕车反应已经启动时,药物很难快速压制不适,不如提前预防有效。

2. 这些人用药要格外注意

儿童:6岁以下儿童尽量不用口服药,可选择儿童专用的贴剂(需按年龄调整剂量),或优先用非药物方式;

孕妇/哺乳期女性:大部分晕车药可能影响胎儿或婴儿,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要自行购买;

有基础病的人:青光眼、前列腺增生患者,慎用东莨菪碱贴剂(可能加重症状);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咨询医生调整剂量。



除了用药还有其他方法吗?

如果不想吃药,或担心药物副作用,试试这些“物理预防法”,提前做好准备也能减少不适:

1. 乘车前别吃太饱

出发前1小时别吃太饱(尤其油腻、辛辣的食物,会增加胃部负担,加重呕吐),也别空腹(空腹容易低血糖,会让头晕更明显),吃七分饱即可。

2. 选对座位,减少颠簸

乘车选“颠簸感最弱”的位置:轿车选前排副驾,大巴选靠前且靠窗的位置,轮船选中层靠前的位置(避开船尾和底层,颠簸更强烈)。

3. 保持视觉“同步”

乘车时尽量看车窗外远处的景物,不要低头看手机、看书,也别盯着车内静止的物体(比如座椅靠背),让眼睛和内耳的“运动感知”一致。

4. 带点“缓解气味”的东西

晕车时对异味敏感,可带一小瓶薄荷油、风油精,偶尔闻一下(别太浓,避免刺激鼻腔);也可以含一小块生姜(生姜的辛辣味能抑制恶心反射),或吃几颗酸甜的话梅(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干、恶心)。

5. 提前“适应”运动状态

如果平时很少坐车,可提前几天做“适应性训练”:比如每天坐10-15分钟的公交车(选靠窗位置),让身体慢慢适应晃动的感觉,降低晕车概率。除了药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小方法也可以预防和减轻晕车症状。

乘坐交通工具也有一些小窍门

1、选择适合的座位: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运动幅度相对小的位置,如双层旅行车的下层、游轮靠近水面层、飞机的机翼等。躺下相对坐着和站着可以减少晕动病的发生。

2、放下手机眺望远方:乘坐交通工具时尽可能眺望远处,同时避免长时间看书看手机,闭着眼睛也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3、调整坐车姿势:减少头部的活动,坐车(船、飞机)时可以使用头枕来固定头部的位置,也可以将头部靠在座椅上来避免头部运动。

4、避免空腹、清淡饮食:不要空腹乘坐交通工具,食用低热量、低脂肪、清淡的食物可以减少不适的症状。

5、心情舒畅、空气清新:在旅行前应该好好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讨论晕车相关的事情。清新怡人的气味会减轻晕动病的症状,还可以打开车窗通风,有意识的呼吸和听舒缓的音乐。

国庆出行,开心最重要。不管是用药还是物理预防,提前做好准备,就能减少晕车的困扰,轻松享受旅途。如果尝试了多种方法,晕车还是很严重,建议下次出行前咨询医生,看看是否有更适合自己的防护方案。

祝大家出游都玩得开心!

来源: 中医院颈肩腰腿疼科、健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