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发色换种心情”“烫个卷发更显气质”,对不少人来说,染烫发早已成为打造个人形象的常规操作。


然而,在享受发型蜕变带来的愉悦时,你是否想过:看似简单的染烫过程,可能隐藏着看不见的健康隐患?






每个月都染发,女子突发肾病


20 岁的小雅(化名)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几乎每个月都会去理发店处理头发,要么补染新生的发根,要么更换全新的发色,染发频率相当高。


就在近期,小雅的腿部突然冒出了大量紫色斑点。刚开始的时候,她没太在意,还以为只是被蚊虫叮咬后留下的痕迹。可没过多久,这些紫色斑点便蔓延到了全身,与此同时,她还出现了关节肿痛、腹部疼痛以及尿液颜色变深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察觉到情况不对劲,小雅赶紧前往医院就诊,经过详细检查,最终被诊断为紫癜性肾炎。医生明确表示,她患上这种疾病,与长期频繁的染发行为有着紧密的联系。

那么,看似普通的染发行为,究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损害肾脏健康的呢?


郑州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沈蓓莉曾提到,市面上绝大多数染发剂中都含有一种名为 “苯二胺” 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是染发剂里主要的着色成分,正是依靠它,染后的头发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颜色。但需要注意的是,苯二胺以及它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的产物,大多需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这个过程会直接让肾脏承受更大的负担


如果长期或者频繁接触苯二胺,它所具有的毒性作用会在体内逐渐积累,进而对肾脏造成直接的伤害。这种伤害在临床上可能会表现为多种形式,比如肾小管功能出现障碍,或者引发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


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张颖鹏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他表示,染发剂中的染料分子会渗透到头发的鳞片层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改变头发原本的颜色。要是想将头发染成浅色,还需要先对头发进行漂色处理。而在染发和漂发的整个过程中,染发剂里含有的铅、铁、铜、汞等重金属成分,会通过头发以及头皮进入人体内部。其中,铅元素被人体吸收之后,需要通过肾脏来完成排泄,这个排泄过程会对肾脏造成极大的损伤。





烫染前掌握3个核心要点


1. 控制操作频率,谨慎选择产品

目前无完全无害的染发剂,建议每年染发、烫发总次数不超 2 次,禁用放置超半年的过期产品。同时,应少用含氧化剂的永久性染发剂,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颖鹏提醒,此类产品可能生成新致癌物,过往研究显示,常用的女性淋巴瘤风险更高;且勿同时使用不同品牌染发剂,成分差异可能引发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物质,增加过敏概率。


2. 规范操作流程,做好防护措施

染发、烫发均会严重损伤发质,两者需间隔两周以上,避免同步进行加重伤害。使用染、烫水剂时,要尽量避开头皮;头皮敏感者染发前,可在额前、耳后发际及头皮涂凡士林,减少染发剂直接接触,还可将染发剂稀释后涂手肘内侧或耳后,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3. 重视后续护理,减少残留危害

染烫后并非无需关注,清洗时需多按揉头皮,彻底清除试剂残留,避免持续影响;尤其是染发后,建议多清洗几次,进一步减少头发上的染发剂残留,降低对健康和发质的潜在危害。






来源: 健康时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