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秋没几天,不少人就陷入了 “怪圈”:眼睛痒得忍不住揉,鼻子像装了 “喷嚏开关” 停不下来,眼泪还时不时往下淌。起初以为是换季着凉感冒了,可吃了感冒药却不见好转。


其实,让你难受的根本不是感冒,而是藏在秋风里的 “隐形杀手”:秋季花粉过敏。眼下,我国多地已进入秋季过敏高发期,越来越多人正被这些 “伪感冒” 症状困扰。但你有没有发现,明明春秋都有过敏,秋天的反应却往往更强烈?今天就来拆解其中的关键原因。



AUTUMN

·   秋季花粉:致敏性远超春季   ·

春季的花粉主要来源于树木,这类花粉颗粒体积较大,大多会直接掉落在地面,只有在风吹动时才会悬浮在空中,被人体吸入后引发过敏反应。


而秋季的花粉,来源则以杂草为主,其中蒿属、藜科 / 苋科、葎草等植物的花粉最为常见。与春季花粉不同,秋季杂草花粉颗粒细小且质地干燥,更容易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即便在日常活动中,也很容易被吸入呼吸道,让人难以防范。


更关键的是,尽管春季花粉的整体浓度通常高于秋季,但秋季花粉的致敏性却更强。以蒿草花粉为例,它是秋季重要的致敏原之一,部分敏感人群哪怕只接触到少量蒿草花粉,也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症状,反应程度远高于春季花粉。



AUTUMN

·   秋季霉菌:滋生环境更适宜   ·

进入秋季后,清晨的露水、降雨后的残留水分,再加上逐渐堆积的落叶与腐烂的植被,共同构成了霉菌生长的 “温床”,使得霉菌在这一季节大量滋生。当人们在户外活动时,皮肤接触到霉菌,或是吸入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就很容易触发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瘙痒、呼吸道不适等症状


AUTUMN

·   秋季气候:干燥削弱皮肤屏障   ·

秋季的气候特点是空气干燥,且紫外线照射强度相对较高。这种环境会导致皮肤水分加速流失,原本完整的皮肤屏障功能随之减弱。皮肤屏障受损后,对外界刺激的抵抗力下降,不仅容易引发干性湿疹,还可能诱发过敏性皮炎,让皮肤过敏问题更加突出。



AUTUMN

·   室内环境:过敏隐患难忽视 ·

除了室外因素,秋季也是室内过敏的高发时期。这主要是因为秋季气温下降,人们开窗通风的频率减少,室内空气流通不畅。这种封闭环境会导致室内尘螨大量繁殖,同时宠物皮屑、人体皮屑等过敏原也难以排出,浓度逐渐升高,最终引发或加重室内过敏反应。



AUTUMN

·   花粉过敏人群防护指南 ·

在监测预报方面,天津作为国内较早开展花粉过敏性疾病研究与预报的地区,自上世纪末起,天津市气象局就与卫生部门协作推进花粉日常观测,据天津市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樊文雁介绍,近年来当地还结合疾病数据研发了哮喘、过敏性鼻炎气象风险预报模型,其中哮喘气象风险预报已投入业务运行,可通过天机气象 APP 获取相关预报产品


在日常防护层面,专家提示,花粉浓度在晴天的上午 10 点至下午 5 点处于较高水平,尤其在微风天气下,花粉更易悬浮于空气中,因此易过敏人群需及时关注花粉浓度预报,尽量选择清晨或雨后外出,避开花粉浓度高峰时段与高风险区域。

外出时要做好全面防护,佩戴医用口罩或花粉防护口罩可阻挡大部分花粉颗粒,搭配防护眼镜能减少结膜炎的发生,穿着长袖衣物、佩戴帽子则能降低花粉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回到家中后,需立即更换衣物,并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此清除鼻内的过敏原与炎性分泌物,减轻鼻黏膜水肿,家中也可配置空气净化器或新风系统,帮助降低室内花粉浓度,营造更安全的室内环境。若仅靠预防措施无法有效控制过敏症状,就需借助药物治疗




来源: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