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减肥饿肚子、为控糖不敢吃?其实,变健康可能没那么难。
最近有项研究发现了一个简单的健康窍门:每天把三餐的进食时间控制在 10 小时内,坚持一段时间,身体的多项指标就能得到明显改善。不用刻意节食,也不用疯狂运动,只是调整一下吃饭的时间节奏而已。想知道这样做具体能给身体带来哪些好处吗?继续往下看吧!
把三餐的进食时间控制在10小时内
竟有这么多好处
2025 年 8 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研究人员在《临床营养学》期刊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研究显示,无需刻意节食、不用吃减肥餐,只要每天把三餐的进食时间控制在 10 小时内,坚持 3 个月,就能显著改善血糖、降低体重、缓解脂肪肝,同时减轻身体炎症。
这项研究的对象是 18 名超重或肥胖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研究中,他们每天的进食时间被压缩到 10 小时以内(例如早上 8 点吃早餐,晚上 6 点前吃完晚餐),其他生活习惯保持不变。不用刻意减少食量、不用更换药物、也不用吃特制的减肥餐。
坚持 12 周后,这些患者的身体出现了明显改善:
1.血糖状况显著变好: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了 0.69%,空腹血糖下降了 0.90 mmol/L,胰岛素抵抗情况和胰岛 β 细胞功能也都有所好转。更重要的是,这种改善效果能维持 1 年以上!
2.体重悄悄降了:体重减少了 1.72 公斤,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都有所减小,内脏脂肪指数等指标也得到改善。
3.脂肪肝情况有所好转:脂肪肝相关指标得到改善,甘油三酯水平下降。
4.身体炎症减轻:促炎细胞因子(如 IFN-γ、IL-17A)和脂肪因子水平显著降低。
这些健康益处仅通过调整进食时间就能实现,不需要饿肚子,也不用拼命运动。就像给身体设定了一个 “智能进餐闹钟”,到点吃饭,按时停嘴,身体就能慢慢调整到更健康的状态。而且这种效果并非短暂存在,能持续很长时间!
“限时饮食”注意这三点
1.早餐必须吃
作为全天代谢的 “启动键”,早餐应在起床后 1-2 小时内进食。搭配全谷物(如燕麦)、优质蛋白(如鸡蛋)和少量健康脂肪(如坚果),既能稳定血糖,又能避免中午因过度饥饿而过量进食,为 10 小时进食窗口打下良好基础。
2.8 小时内正常吃,拒绝暴饮暴食
无需刻意计算热量或节食,但要避免 “补偿性多吃”。保持七分饱的节奏,让肠胃在规律进食中高效运作。一旦暴饮暴食,会瞬间加重代谢负担,抵消时间限制带来的好处。
3.多喝白水,贯穿始终
每天喝够 1500-2000 毫升白水,既能帮助消化、增强饱腹感,减少不必要的零食摄入,还能促进身体代谢和排毒。注意别用含糖饮料替代,以免破坏血糖稳定。
来源: 健康时报、百度百科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天津科学技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