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不少人一听到“不死的癌症”这个老说法就慌——这病到底多可怕?其实随着医学进步,它已经从“终身遭罪”变成了“能管好的慢性病”。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刘劲松副主任医师就为大家好好聊聊这病,让老百姓都能看明白、不害怕。
先搞懂:系统性红斑狼疮到底是啥病?
简单说,它是一种“免疫系统出错”的病。咱们身体里的“防御部队”(免疫系统),本来该打细菌、病毒这些“敌人”,可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后,它就“认错人”了——反而对着自己的皮肤、关节、肾脏甚至大脑打,把这些好器官打出炎症、打坏了。这病还有几个特点:
1. 特别“偏爱”女性: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女性,比男性容易得多。
(▲AI图片)
2. 中国患者多:咱们国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高发国,有不少人受该病影响。
3. 症状“千人千面”:没有两个患者症状完全一样,有的长疹子,有的关节疼,有的伤肾脏,这也给医生诊断添了不少难度。
这些症状一出现,别不当回事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特别杂,但常出现的这8种,大家可以多留意,早发现早检查:
1. 皮肤出问题:最典型的是脸上长“蝶形红斑”——像蝴蝶翅膀似的,盖在两颊和鼻梁上;除此之外,身上可能也长疹子、嘴巴反复溃疡,甚至头发掉得比平时多(一梳掉一把要警惕);
(▲AI图片)
2. 关节早上疼:不少人早上醒来,手关节、手腕、膝盖这些小关节又疼又肿,疼得握不了拳,可能要持续好几个小时才缓解;
3. 伤了肾脏有信号:尿里有泡沫(像啤酒沫似的消不掉)、尿色变深(像浓茶色)、腿肿,要是不管,严重了可能伤肾功能,甚至变成肾衰竭;
4. 手脚遇冷变颜色:一摸凉水、吹冷风,手或脚趾就先变白、再变紫,暖过来才恢复正常,这叫“雷诺现象”;
5. 血液出问题:没力气、头晕(可能是贫血),或者老感冒(白细胞少,抵抗力差),甚至牙龈出血、身上有小淤青(血小板少);
6. 呼吸不舒服:胸口疼,可能是得了胸膜炎;要是慢慢开始干咳、喘不上气,可能是肺出了问题(肺间质纤维化);
7. 心脏不得劲:会觉得胸口闷、心跳快,可能是心包炎、心肌炎;
8. 全身没精神:经常发烧、浑身没力气,有时候还胸口疼、心慌,这些“说不出的难受”也可能是红斑狼疮的信号。
(▲AI图片)
确诊不容易,现在治疗有新目标
别以为查个指标就能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它藏得挺深,很多人在确诊前3~9年,血液里就已经有“异常信号”(自身抗体)了,但想确诊还得“多方面凑齐”:
1. 常查的“ANA指标”(抗核抗体)是筛查用的,但要注意:25%的健康人查这个也会是阳性,所以不能光看这一个指标就断定是红斑狼疮。
2. 医生还需结合“更准的抗体检测”“你平时的症状”“器官检查结果”(比如查肾功能、拍肺部CT),综合判断才能确诊。
以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是“不让症状加重”,但根据《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2025版)》,现在追求的是“达标治疗”——不只是“不发作”,还要通过规律吃药、定期复查,让免疫系统尽量恢复正常,少伤身体,甚至达到 “临床缓解”(几乎没症状,器官不受伤)。
治这病不只是吃药,生活细节更重要
1. 可选择打疫苗:根据病情,医生会建议打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少得感染(感染会让红斑狼疮加重)。
2. 补维生素D、做好防晒:这病怕晒,出门戴帽子、涂防晒霜;平时可以补点维生素D,增强身体抵抗力。
3. 吃对饭: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鱼肉,少放油盐糖,别吃太油腻。
(▲AI图片)
4. 时常心理支持:得了慢性病容易焦虑,家人多关心,自己也别钻牛角尖,保持心情舒畅。
5. 定期复查别偷懒:按时去医院查指标,及时调整药物。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风湿免疫科 刘劲松 陈聪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刘劲松 陈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