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鹤立鸡群
【释义】: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突出。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非常突出,超凡脱俗。
【出处】: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用以形容嵇绍(嵇康之子)气宇轩昂,在众人中极为出众。后演变为“鹤立鸡群”,强调超然出众的形象。
【拓展】:“鹤立鸡群”常与“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等近义词并列,形容才华或品貌远超常人。例如:他在科研团队中见解独到,成果斐然,颇有鹤立鸡群之势;古典舞剧中,领舞演员的优雅姿态使其在群舞中如鹤立鸡群。反义词如“平淡无奇”“碌碌无为”,则形容平凡无特色。
【成语中的动物】:成语中的“鹤”常指丹顶鹤等大型鹤类,其体形修长、姿态优雅、鸣声清亮,与体型相对矮小、行为嘈杂的鸡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视觉与行为上的巨大反差,生动地勾画了“出众”的意象。
小档案
名称:鹤(以丹顶鹤为例)
英文名:Red-crowned Crane
学名:Grus japonensis
身高:1.5米左右(直立时)
翼展:2.2~2.5米
体重:7~11千克
隶属科目:脊索动物门,鸟纲,鹤形目,鹤科
传奇指数:★★★☆☆
分布范围:东亚地区,如中国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北海道,栖息于沼泽、湿地及浅水区域。
魅力靓照:
水边觅食的丹顶鹤优雅超凡(图片来源:Pixabay)
一只只丹顶鹤在雪地起舞(图片来源:Pixabay)
外形特征:
丹顶鹤体态优雅,通体大多为白色,次级和三级飞羽为黑色,因此站立时可见尾部有黑色覆羽如披风。最显著特征是头顶裸露的红色皮肤(丹顶),颈部与腿部修长。喙长而直,呈灰绿色。
生活习性:
礼仪之舞:以复杂优美的求偶舞蹈闻名,包括跳跃、鞠躬、展翅等动作,夫妻关系稳定,常终身相伴。
清越鸣声:得益于长达1.5米的卷曲气管(能在胸骨内产生共鸣),鸣叫声可传数公里,用于宣示领地和沟通。
高洁习性:对栖息环境要求高,偏好洁净的水域和湿地,被视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物种。
奇闻轶事:丹顶鹤被称为鸟中流氓?真的假的?真的!
谈及动物界的“流氓”,人们或许会想到素有“海洋街溜子”之称的虎鲸,又或是那些“不讲武德”惯于生吞野兔的海鸥。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据野生动物学家与保护区巡护员长期观察,本应象征优雅高洁的丹顶鹤,其诸多行径竟堪称“鸟中流氓”。
丹顶鹤属领地意识极强的禽类。凭借较大的体型与粗壮的尖喙,在所在栖息地很少有能与其实力相媲的敌手。一对丹顶鹤夫妻的领地可达数平方公里,它们会用一切手段捍卫自己的疆域。它们会系统性地巡视领地,并非为了觅食,而是为了驱赶所有潜在的竞争者。尤其在繁殖季节,成对的丹顶鹤领地意识愈发强烈,对陌生来客高度戒备。它们需要在自己的领地安心繁殖,一旦有点风吹草动,丹顶鹤就随即展露自己的攻击“利器”。受害者名单包括但不限于:无辜路过的大雁、悠然戏水的野鸭,乃至岸畔休憩的狍子。一旦发现入侵者,它们会伸长脖子,以极具威慑力的低姿态快步逼近,然后突然跃起,用强有力的翅膀拍击,用尖锐的长喙啄咬,直到将对方赶出视线范围。
别看丹顶鹤平时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但是为了抢夺食物,常常与其他鸟类发生冲突,甚至强夺他人口中之食。丹顶鹤会用它们强有力的喙和锋利的爪子进行攻击,毫不留情地攻击其他鸟类,直到把对方驱逐,再攫取对方辛劳捕获的猎物据为己有。更令人惊讶的是,丹顶鹤有时会主动对比自己强大的动物发动进攻。尽管它们的体型和力量在鸟类中占据优势,但在面对一些大型动物时,丹顶鹤依然表现出勇猛和不羁的特性,使得它们获得了“鸟中流氓”的称号。
来源: 喜涮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