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本是放松身心的好时机,但不当的饮食选择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几天前,王先生(化名)在与亲友欢聚、暴饮暴食后,突然出现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疼痛固定且不向他处放射,改变姿势或按压腹部也无法缓解。随后腹痛蔓延至全腹,伴有腹胀、恶心和呕吐症状,被紧急送往益阳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救治。
检查发现其血糖高至无法测出,血清淀粉酶高达1006 U/L。经了解,王先生近4个月内体重增加10余斤,期间几乎以可乐代替饮水,每日饮用4–5升,最终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和糖尿病”。
饮料为何会导致胰腺“崩溃”?
一、“沉默器官”为何突然“自我攻击”?
益阳市中心医院专家提醒: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内分泌器官,具有两大功能:
①消化功能:分泌胰液,内含可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原”,平时处于休眠状态,进入肠道后被激活;
②调控血糖:分泌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关键。
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高糖饮料(如可乐),会刺激胰腺过度分泌胰液,导致胰管高压,致使消化酶可能在胰腺内被“提前激活”,引发“自我消化”,最终发展为剧烈的急性胰腺炎。该病重症死亡率较高,素有“腹部杀手”之称。
二、血糖失控→胰腺炎→糖尿病,恶性循环已启动
长期饮用可乐会直接损伤胰腺并扰乱胰岛素系统。高糖环境易引发胰岛素抵抗,细胞对胰岛素反应迟钝,迫使胰腺超负荷工作。长期如此可导致β细胞功能衰竭,引发2型糖尿病。
糖尿病继发的高血脂又会增加胰腺炎风险,形成恶性循环。
三、健康提醒:饮料不可替代饮用水!
国庆假期出游,许多人为图方便或追求口感,常选择可乐等含糖饮料解渴。然而,这些饮料中的“隐形糖分”会悄然加重人体代谢负担,甚至在短期大量摄入后引发急性健康问题。
饮料无法替代白开水,应主动减少含糖饮品摄入。若您日常习惯依赖饮料解渴,建议及时调整。代谢系统难以承受长期“糖分轰炸”,保护胰腺健康需从培养良好饮水习惯开始。
正如康复出院的王先生所言:“这次经历给我上了深刻一课,今后一定会多喝白开水,这才是真正对身体负责。”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京津冀急诊急救联盟,北京医学会急诊分会,等. 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02): 161–172.
[2] 急性胰腺炎指南(国际胰腺病学会2025年修订版)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李芳 周纤纤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益阳市中心医院 李芳 周纤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