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号召,深入贯彻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及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要求,9月24日至30日,由天津市核学会牵头,联合15家学会、协会及科研院所主办,10家科普教育基地及科普教育联盟单位承办,多家单位协办的 “2025 年(天津)全国科普月核科普系列联合行动 —— 核聚智慧之光,创新赢得未来” 活动在津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多元形式搭建核科普传播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全域科普深度融合,让科学精神在津沽大地落地生根。

       多方联动聚合力,主场活动亮点纷呈


        9月27日,系列活动主场活动在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津南区双桥河开发区中宁道28号)拉开帷幕,15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共赴这场核科普盛宴。活动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指导,市科协、市关工委及组织单位领导,北方省市核学会联合体代表,中小学生、高校师生、科技工作者及企业代表等共同参与,现场氛围热烈。

       主场活动采用 “主会场 + 分会场” 并行模式,内容丰富多元。13:30起,分会场同步开展学会联合行动与企业科协交流活动:学会代表走进王承书纪念馆(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在参观中深化党建联建交流;企业代表围绕电子、医疗、医药等领域,开展创新科普经验分享,为产业与科普融合探路。主会场内,嘉宾们先通过科学家精神话剧视频感受榜样力量,随后的开幕式上,市科协、市关工委领导致辞,强调核科普对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学生、企业及科技工作者代表分享学习感悟,传递对核科学的探索热情;科普教育赠书仪式更将知识传递落到实处,现场合影定格下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

       14:50,“核你一起来科普” 科普报告话前沿环节开启,专家学者聚焦核科学前沿动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核技术奥秘,打破公众对核科学的认知壁垒,让 “高大上” 的核知识变得可知可感。 

       延伸活动拓维度,科普服务覆盖广泛


       除主场活动外,系列行动还精心策划科技企业技术参观与 “核梦启航・智汇青春” 科普讲座进校园两大板块,实现科普服务的广度延伸与精准触达。9月24日至30日,科普讲座进校园活动覆盖天津和平、南开、津南、河东四区多所中小学,惠及师生约3000人。在天津益中学校,天津市核学会副理事长杨斌以《“核” 你同在 —— 漫谈身边的核科学知识》为题,为300余名七年级学生揭开核科学的神秘面纱;天津市昆明路小学,全国十佳核科普使者赵红俊围绕 “辐射防护”,为100余名3-6年级学生带来生动讲解;南开区科技实验中学,王承书纪念馆优秀科普老师齐鑫以《国家大事,以核为贵》点燃810名七年级学生的科学热情;津南区实验中学津南学校,齐鑫老师再次开讲,592名高一学生在聆听中树立科学报国志向;河东区太阳城学校,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专家肖茜、李宁分别围绕 “眼部健康” 与 “生活中的辐射防护” 授课,为高中学生送上实用科学知识;此外,天津师范大学优秀科普老师走进南开区阳光小学,开展“AI智创”主题课程;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专家梅妍在津南区双港实验小学讲解 “心理压力调节”,天津市健康科普专家郑纺在南开区新星小学分享 “骨骼养护” 知识…… 不同主题、不同学段的定制化讲座,让科普教育精准匹配学生需求,真正做到 “送课到校、因材施教”。

        弘扬科学精神,书写科普新篇


       本次2025年(天津)全国科普月核科普系列联合行动,不仅是一次集中的科普宣传,更是天津市深化科技创新与全域科普互促互进的生动实践。通过政府引导、学会牵头、院所协同、学校参与的多方联动模式,活动既传播了核科学知识,更弘扬了科学家精神,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培育创新人才注入动力。未来,天津市将持续推动科普工作走深走实,让科学之光点亮更多人的创新梦想,为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力量。


来源: 科学“唠”科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