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普中国主办,内蒙古大学“创新之家”与内蒙古工业大学新能源学院共同承办的“电气青年说”校园科普报告会,在内蒙古大学创博楼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内蒙古大学孙锴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朱虹谕副研究员、内蒙古大学齐鹏研究员以及内蒙古工业大学江美慧讲师进行专题分享与交流。


孙锴教授作《从1G到5G+:移动通信的演进》科普报告

在科普报告环节,孙锴教授以“从1G到5G+:移动通信的演进”为题,从古代烽火、飞鸽传书等古代通信智慧讲起,系统梳理了从1G到6G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历程,重点分析了5G关键技术和6G在空天地海一体化智能感知等领域的广阔前景。孙教授指出,通信发展的本质始终是突破时空限制实现高效连接,未来6G将推动社会从“万物互联”迈向“万物智联”。


朱虹谕研究员作《新型电力系统如何唤醒沉睡的负荷资源》科普报告

朱虹谕副研究员以“新型电力系统如何唤醒沉睡的负荷资源”为题,讲解负荷资源激活之道。她指出,能源低碳转型背景下,电网面临供应侧波动、需求侧攀升和系统平衡难等三大压力,但闲置电动汽车电池等“沉睡负荷”潜力巨大,预计2030年可达数亿千瓦级规模,并举例论证。最后提出技术融合推动用户从“消费者”变“产消者”,共同参与构建更绿色、更灵活、更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愿景。

齐鹏研究员作《抽水蓄能电机特性分析与状态监测》科普报告

齐鹏研究员以“抽水蓄能电机特性分析与状态监测”为题,系统阐述了抽水蓄能电机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关键作用。报告从电机结构、运行模式入手,深入分析了其电磁、振动与温升特性,并介绍了多参量融合的状态监测技术与方法。同时指出,构建智能化的在线监测系统是保障抽水蓄能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支撑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必由之路,有效提升了师生对抽水蓄能技术的认知。

江美慧老师作《走进新型电力系统——从概念到前沿》科普报告

江美慧老师以“走进新型电力系统——从概念到前沿”为题详解新型电力系统。她指出,“双碳”目标下,电力行业碳排放占比高,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至关重要,并阐述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弱惯性、分布式单体规模小数量大、“源网荷储”融合变换等与传统系统的差异;还介绍安全稳定运行、能量路由等前沿技术,并展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040年占比超50%,2050年占比将达67%左右。 

“电气青年说”校园科普报告会以线下报告形式开展,面向全校师生免费开放。部分精彩内容将在活动后通过哔哩哔哩发布,欢迎搜索“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在线观看。

来源: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