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普中国主办,全国150余所开设电气工程及相关专业院校共同协办的“开学第一课”线上科普公益活动成功举办。活动吸引了3万余名电气工程类专业大一新生集中观看,并通过哔哩哔哩、光明网、科普中国等平台同步直播,线上观看总人次突破百万,在全国高校中引发热烈反响。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韩毅秘书长致辞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秘书长韩毅在开课致辞中向广大电气学子表示欢迎,鼓励大家以本次活动为起点,走进电与磁的科技世界,感受电气学科的魅力与荣光。他寄语新生珍惜大学时光、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成长融入强国建设,在电气领域找准人生坐标,勇担时代使命。
在专家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以《电的时空之旅——电力技术发展》为题,系统梳理了电力技术从发电、输电到用电的全链条创新,生动展示了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重大突破,并鼓励青年学子投身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夯实专业基础,助力能源转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雷银照教授回顾《中国电气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以170余年电气史为主线,阐释电气事业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勉励同学们把握能源革命机遇,以扎实学识与创新精神共创行业未来。
上海交通大学朱淼教授在《电气化与科学精神漫谈》中强调科学精神对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倡导新生以实证、理性、批判和创新的态度面对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的机遇与挑战。
西安交通大学张冠军教授带来《从电气工程到物质第四态——等离子体“大有可为”》,拓展了电气工程的学科边界,展现等离子体等前沿方向的广阔前景。河北工业大学徐桂芝教授则从《生物电工交叉研究领域的机遇与挑战》出发,介绍了电气与生命科学交叉融合的创新实践,拓宽了学生对专业应用场景的认知。
活动还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辅导员宋宏宇老师及2023级本科生代佳鑫同学,分别从“大学生活如自助餐”的自我规划理念和“模块化”管理方法入手,为新生提供了实用的大学生活指南,助力同学们科学规划学业与成长路径。
组织新生集中观看
本次活动通过院士、专家引领、师生代表共话的形式,不仅系统展示了电气学科的历史沿革、前沿动态与交叉潜力,也为新生搭建了从认知专业到规划学业的全方位桥梁。同学们纷纷表示,“开学第一课”增强了他们对电气工程的专业认同与学习热情,坚定了投身科技强国建设的信念。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始终致力于电气工程领域的科学普及工作。未来,学会将继续发挥专业与人才优势,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普及电气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推动学科进步、服务社会民生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