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小张在山间徒步时突遇毒蛇,惊慌中他拔腿就跑,结果因加速血液循环导致毒液迅速扩散,险些危及生命。全球每年超10万人因蛇咬伤处理不当致残甚至死亡,错误的急救操作比蛇毒本身更可怕!牢记以下“三不要四立即”原则,关键时刻能救命!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急救第一步:90%的人都做错了!
误区:
被咬后奔跑呼救、挤压伤口;
慌乱奔跑或剧烈活动会加速心跳,促使毒液随血液扩散至全身;用力挤压伤口可能造成血管破裂,加重毒素吸收。
正确做法:
原地静止,深呼吸保持冷静。
1
"三不要"!
这些致命错误千万别犯!
01
不要用嘴吸毒
口腔黏膜可直接吸收毒素,施救者也可能中毒,且唾液会引发伤口感染。
02
不要切开伤口放血
盲目切开会损伤神经血管,增加出血和感染风险(尤其凝血类蛇毒)。
03
不要冰敷或喝酒镇痛
低温冰敷加剧组织坏死;酒精扩张血管,加速毒素扩散。
2
"四立即"
科学急救黄金法则
01
立即制动
坐下或平躺,用树枝等固定伤肢,保持伤口低于心脏(如手部受伤可自然下垂)。
02
立即解压
摘除伤口附近的手表、戒指等物品,避免肿胀后造成肢体缺血。
03
立即冲洗
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15分钟,减少皮肤残留毒液(禁用酒精!)。
04
立即求医
拨打120时明确“蛇咬伤”,尽量描述蛇的特征(手机拍照但勿冒险追蛇)。
关键细节:
这些信息能救命!
不提倡捆扎:除非被神经毒类蛇(如银环蛇)咬伤且距医院超1小时,否则避免扎紧肢体。
拒绝土方:外敷草药、火烧伤口等偏方会延误救治,增加截肢风险。
记住蛇样:通过手机拍摄或记忆头部形状(三角头多为毒蛇)、花纹颜色,帮助医生快速匹配抗毒血清。
预防贴士:
户外活动必做3件事:
1、穿高帮鞋+长裤,裤脚扎入袜子;
2、持木棍“打草惊蛇”,夜间强光手电探路;
3、避开岩石缝、枯叶堆等蛇类栖息地。
专家提醒:
抗蛇毒血清是唯一特效药,2小时内注射存活率超95%!转发收藏本文,让更多户外爱好者远离“致命误区”!
来源: 泉州市第一医院护理园地